桌球常見問題解答,被球頂往後退,碰不到球優化步伐移動

2022-03-06     王銀春生活在逆風

原標題:桌球常見問題解答,被球頂往後退,碰不到球優化步伐移動

吃發球

業餘賽場上的發球質量不是太高,比較容易從發球動作判斷出來球的類型,只要具備相應的接球手法就能輕鬆應對。如果經常吃發球,多半是因為基本功太差,連常規的旋轉球都應對不了。正常情況下,至少要掌握推、搓、撥三種最基本的接發球手法。推、撥可以應對大多數上旋球及側旋球,搓可以處理所有不出台的下旋球。只要把這三種技術練好,業餘賽場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吃發球的情況。

被球頂

接發球如果經常被球頂,那麼說明站位太靠前。遇到喜歡髮長球的選手就果斷後退一點,判斷出球路後快速側身引拍做好準備,只要拉上幾個球,對手就不敢肆意髮長球了。站位靠後的話對手可能會改發短球,此時是否考慮往前站呢?由於接發球時重心前傾,上步要比後退容易很多,發短球可以輕鬆上步,被球頂則沒有太好的辦法。因此,寧可花時間上步也要往後站。

碰不到球

多拍相持,來回調動的情況下碰不到球很正常,如果接發球碰不到球就說明步法有問題。對手如果喜歡偷大角度可以站在偏反手位,使用簡單的跨步、跳步就能快速移動到位;對手如果喜歡偷中路,可以跳步+側身讓出空間,這兩個動作比較快,不會影響後續的擊球;對手如果喜歡發正手位短球,可以跨步快速上前,使用挑打、擺短等手法進行回擊。

被搶攻

業餘球場上遭遇高水平選手的機率很小,如果經常被對手搶攻,問題就多半出在技術單一上,一直用一種或兩種手法接發球,對手猜都能猜出來回球特性,自然能提前準備打搶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平時要多掌握幾種接發球手法,比如挑打、擰拉、劈長等,練習時注意讓揮拍動作儘可能地相似。動作一致性越高,對手越難完成預判,被搶攻的機率也就越小。

失誤多

接發球如果總是下網、出界,那麼說明沒能準確判斷出來球的旋轉,用錯誤的手法擊球,自然容易失誤。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適當降低比賽難度,通過低強度的比賽培養盯球能力。也可以觀看比賽視頻,嘗試判斷雙發的發球類型,提高預判能力。待盯球能力提升後,再嘗試打高水平的比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5e9b15f227c7873b4f2ef1c2f9685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