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億沒了?市值縮水6成,「零食第一股」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2024-01-08     新銳作家文壇

原標題:280億沒了?市值縮水6成,「零食第一股」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280億沒了?市值縮水6成,「零食第一股」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國民零食第一股」又在搞事情了!

12月20日,零食界「頂流」三隻松鼠,舉辦「反向選品」達人大會。

活動當天,三隻松鼠的創始人和平台的負責人賣力吆喝,「國民奶爸」賈乃亮空降活動現場。

但火熱場面背後,三隻松鼠在過去三年里可謂是艱難求生。

巔峰時公司市值超360億,股價最高91.09元/股,如今總市值僅剩71.82億,股價跌到16.91元/股。

依託於電商的發展,三隻松鼠出道即巔峰,不僅一上線就連破紀錄,更是穩坐天貓堅果類目的銷售冠軍。

但運氣似乎並沒有一直偏愛三隻松鼠,自從2019年上市之後,三隻松鼠的業績就再難創造輝煌,甚至連年下滑,凈利潤更是一直處於低迷狀態。

四年蒸發了280多億,三隻松鼠還能翻身嗎?

提起三隻松鼠,也許你沒吃過,但你一定聽說過。

創始人章燎原更是被大家親切的稱為「松鼠老爹」。

1976年,章燎原出生在安徽的一個小鄉村,父母都有穩定的收入,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也算是衣食無憂。

從小,章燎原就非常調皮,因為不愛學習,只讀了中專便早早進入了社會,成為了街頭巷尾的小混混。

章燎原原本以為自己的生活就這樣了,一次探望表哥的小事,卻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時在外地做生意的表哥回家探親,聽到消息的章燎原前去探望,表哥熱情地招待了他,請他吃了頓三千多元的大餐。

吃完飯因為沒找到洗手的地方,表哥隨手便在路邊買了幾瓶當時售價3元的礦泉水給他洗手。

一邊是花錢如流水的表哥給他倒礦泉水洗手,一邊是年過半百等著他們空瓶的大爺,這幅畫面深深地印在了章燎原的心裡,他發誓一定要成為像表哥這樣的人,他要努力賺錢。

可沒學歷的他想要改變命運,談何容易,思來想去之後,章燎原決定創業。

由於學歷受限,一開始章燎原只能從事一些薪酬低廉的工作,雖然這期間沒賺到錢,但章燎原卻明白了一個道理:想創業成功,關鍵在於營銷。

於是,章燎原開始一邊做小本生意創業,一邊開始讀營銷類書籍自學營銷。

創業初期,因為沒有經驗,基本上市場上火什麼他做什麼。他擺過地攤、開過冷飲店、搗鼓過VCD,但七八年間都沒有什麼起色。

對於其他人來說,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失敗可能早就放棄了,但章燎原卻沒有,一心想改變命運的他開始反思自己為何會一直失敗。

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想單打獨鬥創業成功是不可能的,當一個人不了解真正的職場規則和營銷策略,所學的知識終究是紙上談兵。

為了讓自己的創業之路更進一步,在父親的建議下,章燎原進入了當時安徽很有名氣的詹氏集團,做起了最底層的銷售。

在這裡,章燎原自學的營銷理論終於得到了實踐,並且業績突出。

從2003年起,章燎原曾先後擔任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區域經理、營銷總監、董事總經理。

2011年,在集團的授意下,章燎原嘗試用堅果品類做電商,成立了子品牌「殼殼果」,沒想到,上線僅8個月銷售額就過千萬。

感受到網際網路發展的迅速,章燎原在2012年向公司提出大力進軍網際網路的想法,但由於集團老總的想法過於保守,並未採納他的建議,不甘心錯失良機的章燎原決定辭職自己干。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章燎原瘋了,放著年薪幾十萬的工作不做,跑去創業,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想要徹底改變命運,成為有錢人,只靠給人打工是不可能完成的,創業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顧身邊人的反對,章燎原毅然決然的開啟了新一輪的創業。

他在安徽蕪湖租了一間房子,因為太破舊,還一度被認為是傳銷組織,但總算是有了屬於自己的公司,他給自己的公司取名「三隻松鼠」。

為了找到合適的人才,他在微博上公開招聘,很快便有了5個人的團隊。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破舊,規模很小的公司,在成立之後的第一個淘寶雙十一,銷售額就創下了766萬元的奇蹟。

而此時,三隻松鼠也不過是個成立僅五個月的公司,成長速度快的讓行業都為之一振,資本更是對其青睞有加。

在資本的加持下,三隻松鼠的成長可謂是順風順水,僅用了四年,公司的總銷售額就高達70億,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網紅堅果品牌。

2019年,三隻松鼠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了「國民零食第一股」。

除了自己的努力,章燎原也準確的抓住了成功的契機。

2012年是阿里巴巴從淘寶轉型天貓的一年,也是打造國民品牌的一年。有資本的助力,和平台的扶持下,三隻松鼠借著東風成功搭上了快車。

有了之前在詹氏的成功經驗,又擅長營銷的章燎原,為了讓品牌快速打響知名度,將生產外包,著重品牌營銷,從產品包裝到營銷廣告,每一個環節章燎原都下足了功夫。

事實證明,章燎原的選擇是對的。

三隻松鼠在天貓上線短短几個月,便通過其精美的包裝,和鋪天蓋地的廣告,在電商平台一炮而紅,銷售額更是接連創下新高。

但營銷總歸是一陣風,風口總有褪去的一刻,不能提前做好預防剩下的就只能是一地雞毛。

作為純粹的網際網路品牌,三隻松鼠雖然吃盡了流量的紅利,但也被流量卡住了喉嚨。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崛起,吸引了各大零食品牌的入駐,購買流量的費用也開始變得水漲船高,再加上直播電商的興起,分攤了一部分的流量,三隻松鼠看似營收不斷上漲,但其實利潤卻在不斷下降。

為了讓企業盈利,也為了能尋找新的突破,一向喜歡輕資產配置的章燎原也開始了布局線下。

從2019年開始,三隻松鼠強勢進軍線下,單2020年一年,全年共開加盟小店近1000家,投食店150多家,相當於每個月開店90餘家。

為了快速覆蓋線下,章燎原甚至喊出了三隻松鼠要開一萬家店的口號。

很可惜,章燎原針對線上的營銷策略在線下並沒有奏效,儘管他本人滿懷雄心壯志,但現實還是給他狠狠上了一課,不僅線上業績下滑,線下也與預期相差甚遠。

從公布的線上營收來看,2021年,三隻松鼠在線上的銷售額從2020年的51.98億元下跌至43.21億元,訂單量也從6657萬降至6154萬,其中,天貓營收下滑22.32%,京東營收下滑11.84%。

而原本按照章燎原的目標計劃,三隻松鼠之後的線上交易占比70%,剩下的30%要在線下完成。

但是單從2020年的收入來看,線下多種實體合計收入4.67億元,只占總營收的不到10%,離預期相距甚遠。

都說「屋漏偏逢連夜雨」,三隻松鼠除了要面對外部的嚴峻形勢,還要解決內部的問題。

先是內部高管倒賣自家的紙箱從中牟利,員工聯合供應商吃回扣,更嚴重的是三隻松鼠的產品質量頻頻出現問題。

因為沒有自建工廠,無法保證產品質量,大批量的消費者在黑貓平台投訴其堅果發霉、變質等問題,更是被食品監管部門檢查出產品超標。

一時間,負面新聞纏身的三隻松鼠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股價更是斬腰暴跌,市值蒸發了200多億。

吃盡流量紅利的三隻松鼠,也終究難逃被流量反噬的命運,股價跌的只剩下了不到一隻松鼠。

近些年,隨著傳統電商紅利的逐漸消退,很多依賴網際網路起家的品牌都難以適應。這不光是三隻松鼠一家的問題。

如何在逆境中求生,讓章燎原陷入了深深地反思。他曾在採訪中表示:三隻松鼠過去一直陷入了「偽自我」。

因為趕上了網際網路的紅利,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無論做什麼決定看起來都是對的,可時代的繁華卻不是品牌的光環,沉迷其中自然會失去本質。

冒然猛進的實體店,不僅沒有給公司帶來盈利,反而由於高額的運營成本吞噬了大量現金。眼看著其它品牌紛紛趕超上來,為了生存下來,三隻松鼠開始斷臂求生。

先是大面積關停實體店,甩掉高額成本費用的包袱,然後是積極靠近新興的直播電商。

偶然的一個契機,讓章燎原再次看到了希望。

2023年初,由於全球夏威夷果供貨量充足,成本陡然驟降,三隻松鼠為了快速消化庫存,在直播間裡順勢推出了19.9元10包的優惠,短短几周,日銷量達到上百萬。

這讓章燎原意識到,低價才是企業起死回生的關鍵,隨後就發布了公司最新戰略「高端性價比」。

為了讓產品更具性價比,三隻松鼠開始圍繞核心堅果品類自建試驗工廠,不僅可以控制成本,還可以保障品質。另一方面開始深度與大品牌合作,打造豐富的產品品類。

線下市場三隻松鼠也在積極優化,從耗資巨大的投食店改為社區街邊的零食小店。

將溢價打掉的三隻松鼠,轉型後確實初見成效。

從2023年三隻松鼠發布的業績報告來看,前三季度的營收是45.82億元,雖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但凈利為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1.42%。

雖然並沒有全面止住營收的下滑,但此次的轉型確實給三隻松鼠贏得了喘息的機會。

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我國的休閒零食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萬億級的體量。

如此龐大的市場和資本的催生下,各大網紅品牌應運而生。

前有三隻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等初代網紅,後有每日黑巧、王小鹵等新一代網紅產品。

可無論是初代網紅品牌還是新生品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亂戰中牢牢抓住消費者,都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問題。

雖然沒有品牌永遠火爆,但永遠有品牌火爆。

在強敵環伺下,誰會是下一個「三隻松鼠」?

-END-

參考資料:

新周刊:初代頂流,越折騰越過氣

野馬財經:三隻松鼠「暴瘦」:去年關掉一半門店

搜狐網:三隻松鼠轉型這一年:首開社區零食店,建成四大示範工廠,100%一級城市覆蓋率

浪哥財經:280億沒了!零食一哥地位不保,三隻松鼠就剩「半隻」?

北京商報:半年開店500餘家,三隻松鼠跑步開店背後的焦慮

紅星新聞:獨家專訪三隻松鼠章燎原:零食戰國時代,如何突圍制勝?

作者:拾零

編輯:柳葉叨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5751dc7fc9485911e8e0045003d43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