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零壹財經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消費金融公司服務客戶人數突破3億人次,達到3.38億人次,同比增長18.4%;資產規模及貸款餘額雙雙突破8000億元,分別達到8844億元和8349億元,同比增長均為17.5%,高於經濟和消費增速。
在經濟復甦的關鍵階段,消費已經被提高到了重要位置。今年以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動作頻頻。
一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再獲擴容,建信消費金融於6月30日正式開業,成為第31家持牌消金;另一方面,今年以來,螞蟻消費金融、中信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等多家消金或因監管要求,或因長期戰略調整,均陸續變更股權。此外,還有南銀法巴消費金融,今年已增9家城市線下業務部開業。
01
第31家開業,消費金融公司再擴容
第31家消費金融公司、第三家國有大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建信消費金融於6月30日舉行開業儀式。
資料顯示,建信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金為72億元,僅次於螞蟻消費金融的185億元和招聯消費金融的100億元。72億元註冊資本金中,建設銀行出資60億元,持股83.33%。
除了建信消費金融,另外兩家大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分別為成立於2010年、中國銀行旗下的中銀消費金融,以及成立於2015年、郵儲銀行旗下的中郵消費金融。
零壹智庫在 《踐行ESG理念,共建有序金融生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22)》中指出,從消費金融公司的大股東背景來看,目前以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為主,參與主體趨於多元化。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共20餘家,其中地方性銀行背景的有16家,是消費金融公司的主要參與主體。
經濟日報報道稱,國有大型銀行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無疑也看中了日益蓬勃發展的巨大消費市場。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監管不斷完善,持牌經營成為主流,行業經過一段時期調整之後迎來迅速恢復發展。
不過,「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雖然在資金和風控上有突出優勢,但同時存在著一定劣勢,比如,場景觸達能力不足,在生活各領域的滲透率較低,仍需挖掘差異化屬性等。而依託戰略投資者,其能夠大批量快速獲取客戶。
02
多家消金公司相繼變更股權:
螞蟻消金、盛銀消金、中信消金等
7月3日, 中信消費金融股權變更請示獲批。批覆顯示,變更完成後,中信消費金融原二股東中信信託退出,註冊資本7億元保持不變。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出資金額4.9億元,持股比例70%;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出資2.1億元,持股比例為30%。
2022年11月,中信消費金融曾進行過一次股權調整,控股股東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7月10日, 盛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及調整股權結構的申請獲得監管批覆。變更前,盛銀消費金融三大股東為盛京銀行、順峰實業和大連德旭經貿,分別持股60%、20%和20%。
股權變更完成後,註冊資本保持3億元不變。順峰投資實業將不再作為盛銀消費金融公司股東。股東構成、出資金額及持股比例為:盛京銀行出資22500萬元,持股比例上升至75%;大連德旭經貿出資7500萬元,持股比例上升至25%。
據消費金融頻道消息,此次股權結構調整是盛銀消費金融基於長期發展戰略舉措的重要一步。通過股權調整,不僅能提升公司治理相關能力,更將帶來更多戰略發展機遇,為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今年3月 ,螞蟻消費金融也發生了工商變更,註冊資本從80億增至185億,成為已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中註冊資本最高的消費金融公司。同時,螞蟻消費金融還新增5位股東,分別為杭州金投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傳化智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重慶市農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0%、6%、5.01%、3.334%和1.192%。
據螞蟻消費金融4月30日披露的2022年年報,截止2022年底,螞蟻消費金融的資產總額為1062.33億元,負債總額984.57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77.76億元。2022年,螞蟻消費金融實現凈利潤8.41億元,各項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03
南銀法巴消金:
今年已增9家城市線下業務部開業
據金融虎報道,7月初,南銀法巴消費金融在宣傳海報中表示,2023年首批9家城市業務部正式開業。據介紹,南銀法巴消金已在線下新設立深圳、天津、武漢、西安、長沙、福州、泉州、太原、蕪湖等九家業務部。未來,其將持續優化服務並將消費金融業務拓展至更多城市。
南銀法巴消金表示,其足跡已經遍布全國32座城市。未來,還將繼續拓展版圖推出更多的消費金融產品。此前,南銀法巴消金線下業務覆蓋有南京銀行消費金融中心網點的地區,包括江蘇地區、上海、北京、杭州等地。
公開資料顯示,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前身為蘇銀消費金融,成立於2015年5月,南京銀行於2022年8月31日完成收購蘇寧消金並更名南銀法巴消金。去年12月30日,公司註冊資本增至50億元,目前由南京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聯合控股。
04
消費金融有哪些趨勢?
面臨著哪些挑戰?
《踐行ESG理念,共建有序金融生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結合我國消費金融環境,零壹智庫基於多家金融機構的調研成果,提出三大趨勢和三大挑戰。
趨勢1、消費金融公司需提升自主獲客能力
近年來,消費金融發展趨於穩健,其發展也從追求規模擴張轉而追求可持續發展,因此這一階段,消金公司逐步將更多重心放在貸款結構調整,降低高風險產品占比,加大自營獲客投入。
趨勢2、更多消費金融公司將傾向打造「線上+線下」業務模式
更多消費金融公司在利用數字化提升效率的同時,會去依託股東的線下資源進行拓客,讓線上消費金融業務操作和線下資源充分融合。
趨勢3、強調「金融健康」,注重可持續發展
將金融健康的理念要求融入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設、融入金融機構的產品研發、融入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方面。一旦金融健康成為政策重點,包括消費金融與財富管理在內的零售金融領域,均將面臨新的考驗。
挑戰1、未來中小消費金融公司業務面臨壓縮
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等,股份制大行如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和建設銀行等已經都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這些銀行系的消費金融巨鱷不缺資金,頭部平台網際網路平台不缺流量,對於現有的消費金融公司,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機構發起的消費金融機構來說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挑戰2、數字化競爭力是決定線上化程度的關鍵因素
數字化能力是決定消費金融生態平台線上化發展程度的關鍵因素,數字化程度直接影響消費信貸全周期服務效率,如提升用戶畫像的精準程度,有效提升潛在客戶轉化率,增強智能風控能力等。
挑戰3、探索細分場景,掘金第二增長點
在傳統的教育、醫美等場景逐漸萎縮,與此同時,一些消金公司通過入局車抵業務、汽車後市場、小微企業主等,掘金新的業務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