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最常用的滋補品之一。據分析,蜂蜜中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C、K、B1、B2,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等。此外蜂蜜還是一種潛在的成鹼性食品,可促進食物的消化,對於胃酸過多以及胃炎、胃潰瘍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蜂蜜可殺滅傷寒、富傷寒、痢疾、腸炎等細菌。
蜂蜜治胃病
做法:最先將蜂蜜5克倒入碗中,用鍋將花生油150克燒開,以泡消散為止,然後將油倒進盛有蜂蜜的碗中。
服用方法:飯前20-30分鐘服用一匙,早晚各服用一次,病重者可添加一次。使用此方不能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這個方法主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同樣能舒肝理氣,和胃健脾,適用於上腹疼痛,噯氣、嘔吐、噁心等。
另外蜂蜜水對治療胃病有一定的效果,若是再加上一物效果還會更好,這一物就是甘草。研究發現,甘草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胃酸、胃液的分泌,降低體內胃液酸度水平,增加胃黏膜中的己精胺成分,保護胃黏膜,因此有一定的抗潰瘍作用。
蜂蜜甘草水需要,取甘草10g,蜂蜜50g,先將甘草用開水沖泡10分鐘,之後加入蜂蜜,攪拌均勻。於飯前一個小時服下,每日三次,堅持服用一段時間,病情便能得到好轉。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1、山藥燉羊排
做法:羊排洗凈後在開水中焯15分鐘,撈起瀝干後和生薑、山楂、甘草一起爆炒,聞到香氣時加水,用大火燉20分鐘。最後倒入山藥和適量水,文火慢燉40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燉羊排,有溫中散寒、健胃消食的功效。
2、薑汁撞奶
做法:將生薑榨汁,取生薑汁2-3勺,倒入半斤煮沸的牛奶中。放溫後,清晨空腹飲用。
功效:小分子牛奶和薑汁可以在胃黏膜的潰瘍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胃酸的侵蝕。
3、丁香茶葉
《本草新編》記載: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實治病無分彼此。味辛,氣溫,純陽,無毒。入腎、胃二經,又走太陰肺臟。止噫呃氣逆、翻胃嘔吐、霍亂,除心腹冷疼,暖腰膝,壯陽。
古人常用丁香茶葉來去除口臭。研究表明,丁香茶葉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中醫認為,一般3到5克丁香茶葉泡茶喝,有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尤其是孕婦害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