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將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 培育為耐心資本

2024-06-28     第一財經

近日,《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發布,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被賦予了重任。

在26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措施》提出,要聚焦基金考核、容錯免責機制、績效評價制度等體制機制的關鍵環節,率先將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培育為耐心資本,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被賦予「領頭雁」重任,是因為其具備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等優勢。數據表明,截至2023年,我國累計設立政府引導基金2086隻,目標募集規模約12.19萬億元,已認繳規模約7.13萬億元;就利潤方面來說,2023年,央企實現利潤總額2.6萬億元,歸母凈利潤1.1萬億元;同年全國研發投入3.3萬億元,其中央企投入1.06萬億元,接近全國的1/3。

雖然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有優勢,但也存在短板,克服短板才能使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也才能進一步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短板之一是囿於投資比例等限制,資金密集優勢尚未得到完全發揮。

2023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中央企業基金應當充分發揮資本放大作用,原則上新設產業基金集團內部合計認繳出資不得高於30%,全部中央企業合計認繳出資不得高於60%,創業投資基金出資可適當提高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此前規定設立央企產業基金的重要目的是充分發揮資本放大作用,包括募集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今後要更加將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發展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放在重要位置,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央企基金的表率帶頭作用。

在前述政策通氣會上,國資委相關人士表示,將立足自身職責定位,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同,在放寬規模限制、提高出資比例,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方面,發揮長期耐心資本作用,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短板之二是考核機制、容錯機制還有待完善,還需為培育耐心資本提供更寬鬆環境。

正如上述發改委相關人士所舉的例子那樣:投資十個項目,部分出現損失了怎麼辦;創業投資的項目從種子期、天使期到變成「獨角獸」,與基金的期限錯配了怎麼辦。這些在《政策措施》中都作了安排。

《政策措施》明確:優化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錯免責機制,健全績效評價制度,系統研究解決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集中到期退出問題;健全符合創業投資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國資創業投資管理體制和盡職合規責任豁免機制,探索對國資創業投資機構按照整個基金生命周期進行考核。

短板之三是還需在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之間實現高效協同效應。

這就關係到「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有形的手」既可以以行政指令的形式要求國有資本完成「規定動作」,也可以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通過政策支持等措施引導各類資本摒棄「急功近利、快進快出、掙快錢」的浮躁心態,堅持做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無形的手」則有兩個關鍵詞,市場規律和引導,也就是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

《政策措施》要求,要建立創業投資新出台重大政策會商機制,各部門在出台涉創業投資行業、創業投資機構等重大政策前,應按規定開展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防止出台影響創業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積極性的政策措施。包括要審慎出台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更多釋放政策紅利,以實實在在的政策利好穩定市場預期、激活創投市場。這都是在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之間實現高效協同效應的體現。

總之,在培育耐心資本上,國有資本具有先天優勢,這些優勢真正充分發揮出來還需克服一些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包括考核機制、容錯機制的完善等。在社會資本方面,還需持續優化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全鏈條的支持政策等;還需要社會資本敏銳發現投資機會,積極投入。國有資本發揮表率作用、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將對培育耐心資本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4cc0727c1ddfb140626f76abca9b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