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馮欣源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
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
寶寶樹專家答答問數已過兩萬
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叢書作者
《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
編輯 | 於雷
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編輯
長期致力於益智、教育領域
胎頭(一)
剃胎頭,真的能讓寶寶的頭髮長得更好嗎?
圖源:soogif
寶寶出生不久,家中來的親戚,或者路上碰到的阿姨們,會經常說:「怎麼頭髮這麼黃!沒給他剃頭髮嗎?怪不得,那好頭髮長不出來的!非要剃掉胎頭,底下的好頭髮才能長出來,多剃幾次才會越長越好。我家的滿月就剃了,一直是小光頭,長出毛刺就給他剃掉。這樣長大頭髮才會好。」
聽著還真像那麼回事!寶寶快一歲了,頭髮一直又黃又稀拉,沒怎麼長。毫無經驗可言的新媽媽,膽子小,沒敢給寶寶剃頭。現在聽大家都說寶寶頭髮不好,這會兒開始有點兒後悔了。
圖源:pixabay,CC0協議
風俗
剃胎頭(眉毛、睫毛)的傳統是怎麼來的?按照傳統,為什麼要給寶寶剃頭呢?
1. 傳統文化風俗、迷信,圖吉利,討彩頭
給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剃頭,自古以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跟結婚、擺滿月酒、抓周、過年過節、店鋪開張舞龍舞獅等風俗都是類似的。古人認為嬰兒自母體出來,頭上會帶有血污,認為嬰兒將母體中的「晦氣」帶出來了。因此必須行剃頭禮去除「晦氣」,也象徵著去舊迎新,從頭開始,一生圓滿。剃頭也有專門的喜慶的名字,「剃喜頭」、「剃長命頭」。
這是一個自古傳承下來的風俗。風俗本身並無所謂好壞,只是古人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寄託人的期望,讓它充滿儀式感。
圖源:宮崎駿《千與千尋》
2. 覺得好長頭髮
不少人認為人的毛髮多剃幾次,就會越長越黑,越長越濃密。如果不剃掉胎髮,底下的好頭髮長不出來。
3. 怕影響寶寶發育
一些人認為頭髮吸收營養物質,會阻礙寶寶的生長發育。頭髮離腦部最近,更容易吸收腦部的營養,可能影響寶寶智力。這些說法一般是針對頭髮特別濃密的寶寶。
4. 便於清洗
小寶寶出生後,頭頂會有許多頑固的胎脂,有頭髮不便摩擦,很難清洗。剃光頭後清洗容易許多,而且剃頭的時候就會跟著剃下許多的胎脂。
5. 親友壓力
風俗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從親友、鄰居口中傳承下來。大家都說要剃胎頭,他們自己的孩子也剃了,不剃不吉利,剃下來的頭髮做成工藝品,可以保寶寶終身平安……另外還湧現許多剃嬰兒頭髮、製作胎毛工藝品的機構,會直接去醫院產科發傳單或網絡宣傳剃胎頭的好處。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很少有人會當「異類」,獨樹一幟、冒著「不吉利」的風險,「頂風作案」留下寶寶看似沒多少用處的毛髮。
圖源:soogif
6. 怕熱
夏天怕寶寶熱,認為剃光頭,沒有頭髮「捂汗」,也便於清洗,寶寶會舒服一些。
7. 倒睫毛
有些寶寶很可能有倒睫毛,會扎眼睛,剃掉就沒事了。
圖源:網絡,侵刪
有害嗎?
剃胎頭(眉毛、睫毛)對寶寶有哪些害處?
如果剃胎頭僅僅像過年過節那樣充滿熱熱鬧鬧的儀式感,或像「抓周」那樣喜慶、對寶寶意義重大,那麼剃胎頭也算是可以提倡的。但最需關注的關鍵問題是——得保證剃胎頭的行為,對幼小的寶寶無害!然而,讓大伙兒失望了,剃胎頭的行為,甚至連帶剃眉毛、剃睫毛的行為,都是對寶寶相當不利的。
1. 可能傳播血液感染性疾病
剃胎頭後果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傳播血液感染性疾病。欣源在手術室工作時,曾接診一個準備做手術的嬰兒,他術前檢查提示他患有C肝,要知道絕大多數C肝是通過血液、性或母嬰垂直傳播的。欣源詢問他的家屬,家中可有C肝患者,他們說並沒有,也覺得這事很蹊蹺,難以置信。欣源問,是不是曾找外面的師傅剃過胎頭,他們說是的,於是真相大白。
圖源:soogif
可能你會感到很驚訝,剃胎頭基本都是在寶寶睡著的時候,頭皮也沒有明顯的傷痕,這個疾病是如何傳播的呢?
傳統的剃胎頭法是用剃刀操作的。出生不久的嬰兒皮膚含水量高,薄而脆弱,血管豐富,且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突起皮面的小粒粒濕疹,用剃刀非常容易在頭皮上留下細小的傷口,很多不容易發現。如果頭皮上有厚厚胎脂,有的嬰兒頭部有較大面積脂溢性皮炎稱為「搖籃帽」,更是給剃頭的操作帶來不少麻煩——師傅根本不知道一刀下去刮多深合適!另一方面,嬰兒睡著了,不代表他真的不會動彈。「像嬰兒一樣安穩的睡眠」,其實只是我們一腔情願的臆想——他的呼吸忽快忽慢,連帶著巨大的頭顱上的皮膚也微微前後挪動;十幾分鐘至半小時深淺睡眠交替,淺睡眠時期就會微微蠕動,扭頭、努嘴、皺眉;最糟的是嬰兒經常會出現驚跳反射,這是一種原始反射,動作很誇張,嬰兒在睡眠中做夢、聽到聲音等,會突然伸出雙臂作出懷抱的姿勢,雙腿拉直,貌似受到驚嚇一般。剃頭的時候難免周遭熱鬧,嬰兒一驚一乍,師傅的剃刀自然特別容易傷到皮膚了。
圖源:網絡,侵刪
而且,殺滅剃刀上的細菌和病毒並不是那麼容易。病毒、細菌耐受溫度、消毒劑的情形各有不同,嚴格來講,醫院裡集中使用過的各類器械進行高溫高壓消毒,多數需要45分鐘左右。絕大多數小規模醫院和診所都不具備此類條件,更別提剃頭的小作坊了。況且,絕大多數剃頭的師傅都不會有給器械消毒的意識!能拿水仔細沖沖都不錯了。他們中許多人可能剃了幾十年胎頭了,早已形成操作習慣,也對自己的手藝比較自信,並很少意識到剃刀可能傳播疾病。
圖源:網絡,侵刪
還有一些店家採用電動的剃頭器械,如果一定要剃胎頭,買個全新的嬰兒專用剃頭器械比較穩妥一些。
2. 造成局部外傷、感染,破壞毛囊
嬰兒頭皮上的污垢比較多,難於清洗,易於滋生細菌。剃胎頭造成頭皮輕微的損傷,特別是輕微出血的地方,很容易遭到各類病原體的「進攻」,並繼發感染,有時候頭皮上會出現小膿點。更有甚者細菌從頭皮進入血循環,造成敗血症等嚴重的後果。細小的傷口和繼發的感染,反而有可能破壞尚未發育完善的幼嫩的毛囊,對毛囊和頭髮並無任何保護的作用。
圖源:soogif
剃睫毛更是讓人心驚肉跳了。眼睛是人類數一數二敏感的器官,碰到睫毛眼睛會反射性地閉合或抿緊,真難想像嬰兒會安安靜靜、一動不動地讓剃刀在自己眼皮上揮舞。所以,不同程度的損傷很可能難以避免。但這種做法相比而言較少傷及睫毛根部,影響不是很大。而一些地區不是剃除睫毛,而是拔睫毛,這種做法更為粗暴,非常容易損傷毛囊,不僅不會使睫毛又長又濃密,反而不利於其正常生長。還有一些人認為小寶寶容易有倒睫毛,可能會扎眼球讓寶寶不舒服,因此需要剃掉。事實上,剃或拔睫毛的行為很容易損傷毛囊,其癒合後可能會變形,就像人的傷口會結各種各樣的疤痕一樣,這反而增加了倒睫毛的發生率。
3. 頭髮有遮蔭和調節皮膚及身體溫度和濕度的作用
圖源:soogif
就像樹木對土地的作用一樣,可以遮擋光線,涵養水源,調整溫度濕度,穩固土壤和植被。頭髮在夏日遮擋陽光暴曬,冬日保暖,因此頭皮冬暖夏涼,出汗後的頭皮的濕氣消散較慢,從而調節溫度和濕度,保護頭皮及上面的毛囊。
圖源:soogif
試想砍掉大樹,土地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容易隨著氣候及陽光變化過冷過熱,大太陽的時候土地乾燥龜裂,表面植被受傷,土壤沙化;下雨會因積水過快而積攢大量泥沙,甚至土壤隨水流失。
失去頭髮屏障及調節作用的頭皮,也會出現類似的變化:太陽曬表面溫度高,容易表皮乾燥及溫度升高、組織輕微曬傷及脫水而損壞毛囊及皮膚、喪失水分大量出汗。甚至因為頭皮血流豐富,嬰兒頭皮面積大,整個身體的溫度都會有所提升,人通過出汗調節體溫,也更容易喪失水分。小嬰兒體溫調節中樞也尚未發育完善,頭部及身軀過熱顯然也不利於細胞組織生長,尤其是腦細胞。
圖源:宮崎駿《龍貓》
圖源:宮崎駿《幽靈公主》
圖源:宮崎駿《借東西的小人》
也許你會說,「誰會這麼傻,把這麼幼小的寶寶放在太陽地里暴曬的,多數時候呆在家裡。一般還會給出生不久的小寶寶長時間地戴上小薄帽。不也能防止曬傷,保障頭皮溫度和濕度?」
同等溫度和日照條件下,有頭髮的寶寶比沒有頭髮的寶寶頭皮溫度低、含水量高。新生寶寶皮膚非常嬌嫩,很容易受傷,即使是在冬季稍長時間直接日曬條件下,有時也會出現「低溫曬傷」的情形。
圖源:網絡,侵刪
很多媽媽和月子中心等育嬰機構希望通過曬太陽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但一定需要適度。頭皮存在特殊性,面積大,包圍重要的、快速發育的大腦,因此需要維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人為剝奪這一屏障,顯然是不可取的。
如果長時間把寶寶放在家裡不曬太陽,出門就帽子、圍巾加身裹得嚴嚴實實,則無法在皮下形成活性維生素D,容易缺鈣及免疫力下降,顯然也是不可取的。
圖源:網絡,侵刪
延伸閱讀: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曬太陽」、「補鈣」、「黃疸」,有非常詳細的文章介紹。
4. 阻擋外在有害物質的屏障作用減弱
頭髮是保護頭皮的,眉毛和睫毛是保護眼睛的。
頭髮細軟蓬鬆,有一定彈性和光滑度,有緩衝作用,能抵擋較輕的碰撞。毛髮最基本的作用就在於此。有人有過類似的經驗,頭部受到撞擊,撞擊處脫落了一些頭髮,而頭皮卻只受到輕微的損傷。道理是一樣的。
圖源:網絡,侵刪
頭皮受撞擊,頭髮或多或少有點緩衝作用
圖源:網絡,侵刪
這個寶寶頭上撞了一個包,頭髮撞掉了一些,但頭皮沒撞破。這是恢復期了
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和汗液流入眼睛。眉毛邊緣彎曲的形狀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使水滴沿著臉的兩旁和鼻子上流過,而不會流入眼睛裡。這一點我們經常有切身體會,在炎熱的夏天或劇烈活動後額頭會有很多汗珠,而眉毛和睫毛作為兩道防線,很少會有汗滴落入眼睛中,使眼球出現火辣辣的感覺。眉毛還能阻擋頭皮屑和其他微小的細屑,防止它們掉入眼睛裡。同時眉毛還是一個敏感的感覺器官,能感覺眼睛周圍的一些小東西,如小昆蟲等。
圖源:soogif
睫毛是眼睛最直接的防線。上下瞼緣的睫毛如同整齊排列士兵,守護在眼睛周圍。如果有塵埃、異物、細小昆蟲、汗水等碰到睫毛,眼瞼會反射性地閉上,保護眼球不受外來的侵犯。
圖源:soogif
睫毛還有一定的遮光作用,尤其是炎炎夏日光線過強時,可以遮擋一部分光線,防止其對眼睛內外組織的直接灼傷。
圖源:soogif
因此,如果剃掉毛髮,就是人為剝奪了這些保護屏障。每個嬰兒的毛囊發育情況都不相同,毛髮生長速度也不同,還會受到營養狀況、季節等因素影響。多數情況下新生兒的毛髮生長速度是較為緩慢的。讓寶寶的頭皮和眼睛長期處於無機械保護的狀態,而嬰兒各項保護性反射比如躲避、眨眼等,也很可能尚未發育完全而不太靈敏,它們更容易受到外傷、強光照等等不良刺激的影響。
因此,剃掉毛髮屏障的做法,並不可取。
圖源:soogif
光頭,人人都愛擼……
擼著,擼著,不好長毛了……
5. 沒有頭髮保護的頭皮,更容易遭受蚊蟲叮咬
因為頭髮的機械屏障作用——蚊蟲不容易咬到。頭皮分泌的油脂有特殊氣味,本身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多數蚊蟲也不大喜歡。然而剃掉頭髮的嬰兒,頭皮經常裸露在外,較為乾燥,其面積也占據全身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蚊蟲叮咬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
圖源:網絡,侵刪
6.不漂亮!
頭髮會帶來美感,特別是女孩。而對美麗的追求,也是自幼一點一滴培養的。小嬰兒的頭髮柔軟光滑,有的帶著自然卷,十分討人喜愛。
圖源:soogif
而整齊劃一地剃了光頭,無疑將這些天生的小帥哥、小美人給變醜了。很多孩子到了好幾歲還剃光頭,或留著「阿福頭」。粗暴地剝奪了孩子天然的美麗,也會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審美直覺形成。
圖源:soogif
圖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
沒頭髮是這樣……
圖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
有頭髮是這樣……
大自然是非常巧妙的。身體每個小部位都有它的功用,設計得非常精細,讓人時常感嘆造物主的神奇。人需要毛髮,就像土地需要植被,動物需要毛皮一樣。有了毛髮的保護,皮膚能減少外傷和各種刺激,更加滋潤,冬暖夏涼。
那些有關胎頭的民間傳說真的有道理嗎?下期且聽欣源為你細細道來哦。
作者 | 馮欣源 版權所有
編輯 | 於雷
來源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系列書
《夏娃的困惑》系列書
轉載&合作 | 請聯絡微信wtmmdxb-fxy
插圖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網
均為CC0協議(可商用)
動圖 | soogif官網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
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音樂 | 天意 - 全璟璟 - 藍鋼琴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3uHgHMBiuFnsJQVUE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