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譜寫「熱血消防」讚歌

2024-01-14     新聞晨報

原標題:在平凡中譜寫「熱血消防」讚歌

在平凡中譜寫「熱血消防」讚歌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民道德建設重要論述精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在楊浦區探索以直播的新方式,不斷拓展先進典型學習宣傳的形式,通過網絡,向大家展現道德模範、中國好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各行各業先進人物的故事、分享他們的感悟、傳遞他們的精神。

本期節目

本期節目圍繞

「更好服務人民城市建設」的主題

講述「正青春」的消防戰士的故事

我們邀請到了

楊浦區大連消防救援站

特勤分隊二班班長阿布李吉才

「95後」的阿布李吉才

是一名退役軍人

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

先後榮獲優秀共產黨員

2021年度楊浦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2022年度最美消防員等榮譽稱號

他將圍繞

「責任擔當」這個關鍵詞

談談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

譜寫「熱血消防」的讚歌

日復一日,苦練技能

今年28歲的阿布李吉才,是一名來自四川大涼山的彝族青年,曾服役於革命烈士邱少雲生前所在的解放軍68303部隊。退伍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阿布了解到上海消防正在招錄消防員,懷揣著對消防事業的敬仰,他報名加入。2019年,他來到楊浦區消防救援隊伍,成為守護居民的「火焰藍」。

身為共產黨員和退役軍人,阿布憑藉此前在部隊中鍛鍊出來的良好身體素質,很快適應了消防隊伍高強度、高密度的工作節奏。他說,近些年自己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知道是黨的扶貧政策改變了西南大山的面貌」,他希望能以實際行動,來回報黨和人民。

阿布坦言,剛開始,面對繩索攀爬、六米梯、掛鉤梯等這些從未經歷過的訓練科目以及火場、搶險救援現場,他也曾像其他「新手」一樣手足無措。在班長和戰友的耐心指導下,阿布秉持著「笨鳥先飛」的態度,一遍又一遍苦練項目,不斷打磨本領、積累經驗,讓自己的體能、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

救援現場,英勇無畏

2021年5月的一次塔吊救援,令阿布印象深刻。當時一名工人失去意識,被困在離地面170多米高的塔吊遠端,隨時都有墜落風險,情況十分危急。為避免塔吊晃動給被困者帶來墜落風險,大家只能放棄使用機械傳送台,徒手橫渡吊臂實施救援。當時,阿布和隊長佩戴保護繩和安全鉤,側著身子,腳踩著鋼樑,雙手抓著橫杆,一步一步往前挪。「大風從褲腿往身體里灌,我感覺腿像灌了鉛,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難。眼睛也出現了重影,為了能克服內心的恐懼,我只能不停地對自己說:『你可以的』!」

在阿布的記憶里,那次救援的時間「很漫長」,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才終於抵達被困者的位置。緊接著,他和隊長利用攜帶的保護繩和安全腰帶,將被困者固定在吊臂上,等待機械傳送台接應。此刻,更大的困難才剛出現:由於吊臂的空間有限,被困人員也處於昏迷狀態,導致消防戰士無法騰出雙手,落腳點更是「立錐之地」。此外,接應的傳送台,也只能容納一個人。「沒辦法,我和隊長只能慢慢地將被困者挪到傳送台里,經過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救援,才將被困者轉移到安全地帶。」阿布說,「當被困者救下來時,我緊張的心也才放鬆下來。」

面對危險重重的現場,阿布總是「先人後己」。2022年1月9日晚,阿布在執行一次救火任務中不顧個人安危,在火災現場把自己的呼吸器讓給被救老人。「當時其實沒有考慮那麼多,因為每一次的出警我們都是在爭分奪秒。」他表示,「從我發現老人到將老人救出總共就一分多鐘,大家將老人從房間轉移到了房間外面,但房外依舊有煙,老人的呼吸也已經非常虛弱。此時救護車還沒有到,為了避免老人缺氧,索性我就將自己的呼吸面罩給他。換作其他任何一名消防員,都會義無反顧地這樣做。」

原典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出處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釋義

我能力低微而肩負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盡。一再擔當重任,以我衰老之軀,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撐了。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難道能因為有禍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嗎?

「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給人們以力量」,這是阿布的信念。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個「阿布」,用責任與擔當踐行對黨和人民的錚錚誓言。災難無情,英雄無畏,希望全社會都能關心重視消防工作,尊敬和關愛消防隊員。

來源:上海楊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f0cdc616e914b1cf929ddd80266b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