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一個很得行的冷門老地方

2023-03-24   成都Big榜

原標題:德昌,一個很得行的冷門老地方

第一次聽說德昌,是草莓,準確的說是黔莓,裝在一個洗澡盆裡面,個頭拽實,屁股上的葉子飛起,不論斤賣,按箱子抬,辦公室的@普卡 每一年都要求人代購一件,用來點亮冬天。

但攀西線上的德昌,不止一種顏色。

一說起德昌,就會想起楊德昌,雖然也有一點奇異的浪漫,但更多的是陽光明媚。

如果說攀西是一個面子,寫滿了吃喝玩樂,那麼德昌就是一個里子,更細節、更原始,風也更大,這一期隱於小城,想你的風吹到了德昌。

圖/@德昌張慢芋

1.

奔赴德昌的第一口,必須是羊肉粉。羊肉現宰,用螺髻山上流淌下來的清泉水熬煮,一點點中草藥,把膻味趕走,鎖住清甜鮮美。

德昌盛產放養黑山羊,麻栗鎮的羊肉尤為盛名,大高橋下的老字號停滿了車,一家比一家紅火。

2.

吃羊肉不必等冬至,德昌一年四季都在吃羊肉,@穎姐 表示一點不上火,清晨是一口早粉,往裡面丟入水靈靈的薄荷、小米辣、泡菜。

然後紛至沓來的是羊肚、羊血、羊肝、羊雜,把黑山羊吃干抹儘是德昌的本事。

3.

鼎鼎有名的兩家羊肉館,一家是小徐當歸羊肉館,一家是老兵羊肉館。

新汽車站出門左轉,小徐當歸羊肉館人聲鼎沸,羊肉帶皮,羊雜鋪悶,每一口都有肉。藥膳湯底,淡淡的當歸味,不需要多餘的味道。

4.

老兵羊肉館開在香城大道,老闆是會理人,羊肉自然是出生就會,一勺羊肉從乳白色的湯底躍出,熱氣跟到就往鼻子裡鑽。

小紅書/@耍帥起步快的強仔-GSX

羊雜很俏,一早就售罄,鮮羊血一定是當天的,切成薄片,用酸菜沸煮鋪在粉里,爆炒羊肝是必點,非常嫩,甜辣爽口,下飯第一。

5.

德昌很專一,牛肉和羊肉井水不犯河水,羊肉館是羊肉館,牛肉館是牛肉館。

德昌的牛肉館不多,殺牛場算一家,老一輩土著喜歡光顧。

大眾點評/@胃口最好的貓

牛肉的吃法高達60+種,中間放上湯鍋,撈起一片牛肉有巴掌大,周圍一圈擺上回鍋牛肉、牙籤牛肉、蟲草花牛肉、火爆牛肚絲。

大眾點評/@菲菲

6.

和殺牛場一條街的純黃牛肉館,@穎姐 經常帶小朋友去,車擠在巷子裡時刻等到挪車。純黃牛肉館是後起之秀,從牛鞭到牛脊髓,不超過五十塊錢就可以吃一個全牛宴。

7.

如果不去德昌,永遠不會知道,樂躍鎮的肥腸粉居然是清湯。

清但不淡,深受當地人的喜歡,細粉質感很好,用骨頭吊高湯,肥腸小顆,鼓鼓囊囊,洗得之乾淨,每一顆望出去都是空心。

德昌中學對面那家,@慢芋 是常客,「點一碗清湯,點一碗紅燒肥腸的紹子扣進碗里,很爽」,但下午不要去,老闆要打牌。

8.

德昌的特產三重奏,是建昌板鴨、油壇肉、枕頭粑,從鼓樓往老街走上一趟,沿街到處都有賣的,掛在樑上,泡在罈子,蒸在鍋里。

9.

每一個德昌人都有自己的口味選擇,但一說起童耳朵,整個攀西地區都要點頭。從一個推車小攤,壯大到現在,西昌人專程開車來辦這一件事。

童耳朵涼菜是一絕,尤其家喻戶曉的豬耳朵,改切為片,薄如蟬翼。

圖/@涼山美食推薦

建昌板鴨、油壇肉基本也是每一桌的標配,「油香+干香套餐」。

圖/@涼山美食推薦

鹽加花椒腌制風乾的板鴨,過水後蒸,肉質飽滿豐厚,像臘排骨,油壇肉本質是一種臘肉,但多了一層油炸。

過去,每個德昌人家裡都有一口罈子,用油炸逼出的油脂滋養風味,浸泡到肉皮回軟的時候,雙手揭蓋。

10.

但永郎鎮志不在鴨,一隻黃燜雞饞哭了住在隔壁米易的@小舒 ,開車去德昌採摘草莓,心裡想的凈是邱記的黃燜雞。

雞肉放入溫油中炸熟,然後加豆瓣、海椒、花椒炒香,摻湯加蓋,小火慢燜,每一個步驟都在克制,揭蓋那一刻才是高潮。

11.

德昌的小吃,依然可以從卷粉說起,比較響亮的是李婆婆卷粉、詹婆婆卷粉,集中在農貿市場裡面。

新華街還有一個小攤,@穎姐 經常去吃,老闆比較佛,能否吃到看運氣。米黃色的皮,材料簡單,就是海帶、折耳根、花生醬、甜酸醋,主角還是卷。

12.

豌豆涼粉、米涼粉、漏子涼粉,每一口都是德昌陽光下的冰淇淋。

有一家朱姐涼粉不錯,但錢涼粉品種更全,開了20多年,干拌米涼粉、手攤涼粉、切拌卷粉、漏子涼粉,熟油海椒是靈魂。

大眾點評/@didadi

著重介紹一下漏子涼粉,粗粉,米涼粉未成型時用漏子配上冰水澆築成,有點像辣版涼蝦,淋上酸辣甜醬汁,舀上花生芝麻。

13.

炸洋芋、涼山漢堡包比較耳熟能詳,但@穎姐 說還有一個金元寶。德昌廣場的臭味相投,每一次去必點,土豆蒸爛搗碎成泥,刷上黃油,裹上一層蛋液,手工捏成丸子油炸。

14.

會理的抓酥包也在德昌閃現,薄皮大餡十八道褶皺,一口咬下去,油潤酥香的麵皮層次豐富,逐漸抵達肉香時,燙到吸涼氣。

祥和菜市場有一家抓酥包,但是早上8點就已售罄,很多人去他們家批發。

15.

祥和菜市場的飽和度特別高,五顏六色的蔬菜瓜果一應俱全,凈是高檔貨,但不必打點,用背簍一裝,垛在地上就開賣。

小紅書/@卡列寧

兩條路進出,人氣最旺的在路口。豐富的時令水果,掛著水珠珠的野生菌,當地盛產的花椒,簸箕大到可以裝下一個人。

16.

由於海拔高差懸殊和獨特的光熱資源,早蒜薹是德昌的一個超自然現象。一般5月才能吃到的蒜薹,德昌的元旦就能吃到。

粗壯、脆嫩、色鮮、條長,不止是炒臘肉的伴侶,涼拌早蒜薹的想像力一旦打開就合不攏嘴。

17.

攀西地區的水果不必多說,每一個德昌人的親戚都在做水果生意,代購草莓、櫻桃是德昌人的煩惱,「主要熟透了,寄過去很容易爛」。

高豐村的枇杷香味濃郁,國投藍莓基地每一顆都比指甲蓋大。

圖/@涼山美食推薦

18.

在德昌,有一種鄉愁水果,叫桑葚。

搜了一下,德昌有13個鄉鎮都在種桑葚,@穎姐 跳出來說,「我家都有」,德昌人管桑葚叫「掉掉桑」,因為太長了,有手指那麼長。

采了就吃,一根就飽,非常水潤,心情好可以曬成果乾,吃不完就榨汁喝掉。

19.

說完吃,再來說德昌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有三個溝美如畫,依次為角半溝、海花溝、老鷹溝。

圖/@涼山美食推薦

角半溝距離城區很近,適合採摘,座望山居位置好,烤肉味道不錯。上面還有有一個半山印象,獨立小木屋,而且每一年3月,櫻花炸彈,樹種得很矮,風一吹過,花瓣滿山跑。

20.

螺髻山下的海花溝,德昌人叫「馬尿河」,依託山谷河流,呈台階式分布,河灘平原到農田山林,越往深處走越原始。

漫不經心走一走,可以遙望姑姑山,那裡有一片山的杜鵑花。至於探尋上游的玻璃水路線,只有找一個德昌人帶路。

21.

老鷹溝的水透心涼,傳說可能是雪山上化掉的水,一腳踩下去,必須吃兩串燒烤緩解。

但更美的是油菜花田, 看不到盡頭的油菜花,@穎姐 說這裡有袁隆平團隊的稻花香基地,不僅好看,大米也是真香。

22.

鼓樓是一個歷史印記,很有代表性的古建築,跟老街的氣質一脈相承。鼓樓里住滿了燕子,每個屋檐下都有一排燕窩,陪伴德昌成長,更像是一個鼓樓上的鐘,叫醒每一個德昌人。

23.

鳳凰嘴是一個小山包,因為形似鳳凰飲水於安寧河邊,所以被叫鳳凰嘴,鳳凰嘴便包括了鳳凰閣、倉聖宮和字型檔塔。

每個德昌人的手機里都有一張白天的鳳凰閣和晚上的鳳凰閣。

白天適合細看,參差不齊的閣樓是建築美學,晚上適合遠觀,美輪美奐的夜景,有一種大氣的精緻,所以至少要來兩次。

一個彩蛋是鳳凰閣下的廣場,如果航拍,會發現每一個地磚都有古體字。

24.

元坤溫泉、貴圜民宿適合小憩,一個是輕鬆泡湯,一個是文藝格調。

但有兩個原始風光必去,一個是小眾的黑龍潭,晃眼九寨溝,德昌縣內最大的高山天然湖泊,原始本底,尚未被開發,所以野雞出沒,風吹草低見牛羊,林子裡可以撿到松果,蝴蝶是藍色的。

小紅書/@卷卷

會耍的德昌人,會滷好牛肉,裝上咖啡,切好果切,往草坪上一躺。

小紅書/@卷卷

25.

另一個是茨達鎮營盤山,從縣城西南方向出發,2個小時左右抵達。

德昌的風大,於是轉動的高山風電就成為了一種辨識度,正值3月,萬畝的索瑪花海綻放,粉的、紅的、白的、紫的,一簇一簇,很浪漫。

圖/@gr917

26.

晚上往哪裡跑,曹家碾公園是德昌第一個公園,有點迷你陳舊,但因為一條河穿過,煙火氣生生不息,下棋老頭要耍到天黑透。

想吃點小吃,玲瓏集市的美食一條街,氛圍特別好,舂雞腳、烤生蚝、米糕等等一水鋪開。

27.

昌平路的燒烤一條街,裝滿了德昌人的夜生活,老房子燒烤、陳記燒烤、馬四牛排、特色烤牛排,隨便鑽進去都不得扯拐。

烤牛排必點,一人配一把小刀,輕輕薄薄的從表皮切一層下來吃,然後老闆拿回去再烤,烤了繼續颳了吃,反覆3-4次,一直到巴骨肉。

另一家叫喬寶燒烤,開了30年,典型的西昌口味,調子野,調味重。

小腸生烤,外焦內軟,軟糯爆漿,土豆片是厚切,由脆到軟,雞屁股沒有一點味道,因為醋碟的保駕護航,一切都蘸得很精彩。

28.

看日出看日落,在德昌是一種生活方式,能見度特別高,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彩色的雲、像水墨一樣的山。

不必登高望遠,往田邊一站,就是一個360度觀景位,配合上綠油油的麥苗,就像走入了漫畫。

@慢芋 讀書那會兒,逃課出去不是喝奶茶,而是偷蔬菜吃果子,汗流浹背的一群人,被狗攆,而後就坐在田埂上。

在德昌,感知時間特別明顯,但又不著急,我經常問@慢芋 這是哪裡,她說不上來,沒有定位的習慣,因為處處都是風光。

寫了這麼多如果有啥遺漏還請德昌老鄉們留言指正補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