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也聽說過,護理崗位分為編制與非編制,俗稱合同制。
那你們知道什麼是合同制護士?什麼是編制護士?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非編制護士/合同制護士:
合同制護士是指已獲得護理(助產)專業學歷並經考試合格、註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被醫院聘用在護理崗位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福利待遇相對偏低。
編制護士:
護士入編指的是在公立醫院(事業單位)里正式在編的護士崗位,屬公務員待遇,相對合同制護士更穩定。
兩者區別:
1.工資發放不同
2.工資調整不同
3.保險
4.退休待遇不同
5.檔案歸屬不同
6.僱傭渠道不同
擴展小貼士:
一般情況下,在編人員是正式員工,非在編人員是非正式工或者是臨時工。
國家事業單位只為兩種: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而且這兩種人員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麼「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
所謂編制人員就是具有國家(人事部門)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其基本工資和地方性補助都是財政撥款的,要進入編制都要經過公開招考的。
外聘人員即在事業單位沒有編制的一種聘用形式,編制和非編人員享受的待遇不一樣:
1、在編的工資獎金都是財政局撥款、或差額撥款。
2、非編人員差額單位一般是單位內部消化,全額單位的要看性質可以享受一部分財政局補貼。
3、如奧運、殘運會等保障補貼非編是不享受到的。
4、非編人員的工資估計就只拿在編人員的獎金的一半。
5、逢年過節的過節費要打折。
6、外聘編用人員的社會保險應該在編制方面有所區別。
▏擴展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外聘人員,百度百科——在編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