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信仰絕對忠誠的方誌敏

2019-07-24     人民出版社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無數革命者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每每讀到方誌敏那感人的著作《可愛的中國》,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眷戀,一字一句拳拳赤子的自然告白……那些激動人心、感人肺腑的語言,不僅讓我們熱血沸騰,而且永遠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方誌敏於1922 年8 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 年3 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4 月,作為江西省代表赴廣州參加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

這期間,他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和彭湃,「學到了許多農民運動的方法」,並實地考察東江、大埔一帶農民運動的情況。

10 月底,在南昌等縣組織數千農民有力地支援了北伐軍攻占南昌。11 月,江西農民協會籌備處成立,方誌敏任負責人。到1927 年2 月,江西農民協會會員發展到30多萬人。

1928 年1 月,方誌敏參與領導弋橫暴動,創建贛東北蘇區,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堅持贛東北地區的革命武裝鬥爭與政權建設,先後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政治委員、閩浙贛省委書記等職。

在擔任黨的高級領導幹部時期,方誌敏積極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贛東北革命實際相結合。這一地區也被毛澤東稱為「方誌敏式」的根據地。

1934 年11 月初,方誌敏任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奉命率軍北上抗日,在懷玉山一帶遭國民黨軍隊重兵圍追堵截。

在兵力不足、彈藥缺乏、兵員和給養難以補充的情況下,方誌敏率領先遣隊艱苦奮戰兩個多月,終因寡不敵眾,於1935 年1月29 日被俘。

被俘時,國民黨士兵滿以為這下子「逮著個共產黨的大官」「可發財了」。可是敵人搜遍方誌敏的全身,除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外,再也沒有一文錢。

面對敵人的誘降,方誌敏凜然正氣,表現了共產黨人威武不屈的高貴品質與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他堅貞不屈,斷然表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為革命而死,雖死猶榮!」1935 年8 月6 日,方誌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義。

方誌敏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不朽名篇。「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

這是一位共產黨人在生命最後時刻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共產黨人對信仰的絕對忠誠、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沉大愛。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我多次讀方誌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裡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麼是真正的窮和富,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麼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來源| 《堅守初心 奮鬥新時代》

點贊本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v0ILGwBmyVoG_1ZEJ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