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寶寶就不乖?

2020-09-22   孕媽學堂

原標題:「你不在家,孩子挺乖的」,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寶寶就不乖?

芽芽媽每次出差回來,都會聽到這樣的話,你不在家的時候芽芽可乖了,該吃吃該睡睡,也不哭鬧,你一回來就來精神,開始調皮搗蛋了;你不在的時候,也不黏人,自己乖乖玩耍,你一回來就磨人的,都是你慣的;你出差他還好點,回來太不好管了。芽芽媽沒少聽這種話,明明是因為和媽媽關係好才這樣的,怎麼讓別人說起來都這麼不好呢。

寶寶不聽話 背後有原因

芽芽媽有一次出差,十天才回來,芽芽立馬像口香糖一樣粘了過來,上個廁所,芽芽都抱著媽媽的腿,生怕媽媽又走了。直到晚上,芽芽依然興奮地和打雞血一樣,不睡覺,在床上跳來跳去。奶奶很是埋怨:「你不在家,芽芽八點就睡了,你一回來了怎麼這麼鬧騰。」

芽芽媽抱著寶寶來到了臥室,問他為什麼這麼瞌睡了就是不睡覺呢。芽芽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我不想睡覺,我怕醒來你又不見了。你不在的時候奶奶老說我不睡覺的話你就再也不回來。」原來,芽芽都是為了讓我多注意他,才一直不睡覺。

寶寶聽話 背後也有原因

在親子關係中,寶寶越和誰親近,就越會無法無天。媽媽是寶寶最親密的人,如果去了陌生的環境,或者很久見不到媽媽,再次相見的時候自然就會非常粘人。

《美國育兒百科》中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媽媽不在寶寶身邊,其他照顧寶寶的人說孩子表現非常乖巧,這是因為寶寶對他不夠信任,不敢去和他們交流溝通,不敢去試探他們的脾氣和底線,沒有展現自己真實的樣子。

在別人埋怨寶媽們「慣壞」孩子的時候,是寶寶根本沒有展現本真的樣子,而且在媽媽面前,各種調皮搗蛋的行為,僅僅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尋求一份踏實的安全感。

01

完全信任媽媽

芽芽媽小時候,在別的大人面前會安靜地坐在一邊,不吵不鬧,像個小大人一樣,乖乖巧巧,怕不被別人喜歡,或者被嫌棄。可是見到了自己的媽媽,整個精神都被調動起來了,這都是因為完全信任親愛的媽媽。

寶寶們也同樣如此,面對媽媽,毫無保留地信任她,愛她,並且也相信媽媽也愛自己。

02

需要媽媽的安全感

特別是職場媽媽,工作辛苦,照料孩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早上早早出發,晚上吃過晚飯才能回來,媽媽好不容易可以陪伴自己,寶寶就會一直強迫自己不睡覺,希望可以和媽媽多待一會。

芽芽媽每次出差回來,芽芽都有兩三天需要適應,晚上各種打哈欠、眼皮打架,就是不睡覺,希望媽媽可以多抱抱自己,多跟自己講故事。

03

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白天,小區里有很多小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芽芽也是其中之一。正在和小朋友們一起跑著玩捉迷藏,結果其中一個小孩子摔了一跤,看著他強忍著淚水,不哭也不鬧,也不說話,結果聽到媽媽叫他,淚水突然就跟開了的水龍頭一樣,哇哇大哭,說自己摔得可疼了,衣服都破了。

媽媽不在的時候,自己可以佯裝鎮定,在外人面前哭了沒人管;可是看到媽媽,自己的委屈全部都發泄出來了了,因為在媽媽面前是最有安全感的,媽媽一定會照顧、安慰自己。

疼愛有度 陪伴有質

寶寶們對媽媽的愛是毫無保留的,同樣也需要媽媽給予自己足夠的回應。

01

高質量陪伴

很多傳統的育兒觀念都會將媽媽的過度溺愛歸結為媽媽離不開寶寶的原因。對於孩子的要求,很多媽媽都是有求必應的。

有條件的時候,要多給寶寶提供高質量的陪伴。離開的時候,也要給予他內心充足的安全感。

1.每天早上上班前給他一個愛的抱抱,讓他們保持好心情;

2.晚上睡覺前給他一個吻,告訴他們明天媽媽要早早去上班,可能看不到自己,但是下班後就會第一時間回來陪寶寶;

3.如果出差,要和寶寶保持定期視頻的習慣;

4.媽媽對於寶寶的要求要分情況,不要有求必應。愛孩子也要有度、有分寸,不能過度溺愛。

02

提前給寶寶彙報行蹤

孩子黏媽媽,很多時候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他們分不清離開、消失的區別,特別是去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喂養人為了哄孩子再說幾句「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的話」,這些都會增強寶寶的分離焦慮。所以媽媽要提前告訴寶寶自己的行蹤,自己要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讓他們心裡有個底。

03

鼓勵寶寶正確表達情緒

在孩子表達不開心、委屈的時候,媽媽不要直接駁斥、質疑他們的想法。他們更希望可以表達自己完整的情緒,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別人對自己再好,也覺得委屈,媽媽在主心骨就在,這個時候他們的情緒波動是非常正常的。媽媽要理解他們的情緒,才能幫助他們,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北京科學技術出版有限公司,2018

【2】威廉·西爾斯,瑪莎·西爾斯,《西爾斯親密育兒全書》,天地出版社,2015

【3】 賽西·高夫,戴維·托馬斯,梅麗莎·切瓦特桑,《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新世界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