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對於一個中國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房子,往往是家的代名詞,房子在哪,家就在哪,無論遠在天南海北,匯聚到房子裡,就稱之為「回家」。
然而,這些年隨著房價不斷上行,要買房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撇開大城市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不談,就是一些小縣城房價,也有6、7千一平米,好點的房子也逼近萬元大關。對於一個平均工資只有3-4千的年輕人群體來說,如果家庭沒有N個錢包支持,只怕是買房的首付款都難湊齊,更別談二三十年的月供。
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剛需硬著頭皮買房呢?原因很現實,如果你是男的,丈母娘會逼著你買,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寶貝女兒住在出租屋裡。即使女友不顧父母反對與你成婚,幾年後孩子的教育問題或讓你頭疼,房子往往是上好學校的基本條件。如果你是女的,新婚姻法的實施,讓「半邊天」覺得,擁有一套婚前房產,或許比什麼婚姻本身更讓人踏實和靠譜。
傳統觀念,家庭情節,讓我們年紀輕輕的群體,剛進入社會沒幾年就背負了巨額的房貸債務。根據某金融機構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城市自有住房率達到85.39%,遠遠高於世界自有住房率60%的平均值。不過,這種人人買房現象也面臨著不小的風險,節衣縮食,減少各項旅遊、娛樂開支那算是正常現象,如果遇到個人工作、家庭疾病或者變故,房貸無疑會成為一個「定時炸彈」,小翟就是其中一位。
小翟一直在村企上班,由於沒有社保,每個月凈收入能有3100元,老婆是他小學同學,也在村企上班,在縣城有一套住房,也是他們在城裡的唯一住房。不過,就在過完年後這幾天,小翟把這套房子賣掉了。為什麼會這樣?這事還得回到3年前。
2017年春節時,雙方父母把小翟跟女友的婚姻大事擺上檯面,女方家唯一的要求就是男方在縣城買一套房子,能有3個臥室,方便以後孩子上學之用,最好是新房,可不用寫女方名字。當時小翟父母很是為難,一直在農村種莊稼也沒太多積蓄,小翟剛上兩年班,同樣也沒存到什麼錢。
小翟的父親提議:能否等他們倆以後有經濟條件了再買房,畢竟他們還年輕。這個提議遭到了女方母親的反對,在准丈母娘看來,現在如果不買房,逼自己一把,以後結了婚,年輕人是存不住錢的,更重要的是,要養孩子花銷,再想買房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雖然經濟上有些無奈,但小翟的父母認為也有道理,畢竟都是為了孩子好。2017年春節過去不久,小翟就踏上了去縣城買房之路。幾天跑下來,小翟看了6家樓盤,由於對房子沒什麼概念,終究還是拿不定主意,不過不是沒有收穫,正巧碰到了一位在縣城做房產中介的同學,在他的撮合下,選中了一套「某園」開發的房子。面積110平米,4室兩廳兩衛,總價66萬元,位於18層。除了房型不是很方正和東西朝向外,其他都挺不錯,比如樓層,中介告訴他「18寓意要發」。
首付款20萬元,包括父母多年的積蓄13萬元,小翟自己出了1萬,剩下6萬元是向親戚借的。按揭20年,每月還款3000元出頭,小翟的收入剛好夠月供。買完房後,丈母娘家挺通情達理,結婚也沒要什麼彩禮,而且婚禮從簡,在當年五一期間就辦了。然而,就當幸福的小日子開始起航時,一連串的事改變了小翟一家的命運。
2019年8月,小生命誕生,家庭的開銷瞬間增加,小翟老婆暫時沒了工作,收入也沒了。家庭的重擔就壓在了小翟一個人身上,但他的收入也僅僅夠維持房貸,不久小翟的父親也生病了,醫生建議需要儘快手術,如果拖延的話對後期恢復不利。很顯然,孩子要養,父親的手術也是必須的,一個都不能放棄,在跟老婆商量後,小翟決定賣出縣城的那套房子,以解燃眉之急。
要急賣房,價格就不能掛太高。這個小區的均價大概在6000元/平米,他在網上掛出了5200元/平米的價格,這個價格自然不愁賣,幾天時間裡,都有好幾位客戶洽談,最終小翟選擇了一位全款客戶。
雖然稅費都由對方承擔,但除去還貸利息7.8萬元,以及價差款8.8萬元,加上這3年的本金利息,虧損起碼不低於18萬元。現在把房子賣掉了,房款可以給父親做手術,自己的工資也基本可以撐起養育孩子的開支,家庭的經濟困難算是告一段落。對於小翟的買賣房經歷,一些網友表達了看法: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網友開花:他這個房子在縣城,本身接盤者都不活躍,一個平米少了800元,確實有些虧,但要活下去,賣是對的。
網友心情:如果事事順利還是可以撐下去的,但人生難免會遇到風吹草動,付不起月供只有這樣賣掉,我有親身經歷,先渡過眼前困難再說吧。
網友碧海藍天: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你在農村也不是沒房子住,幹嘛要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城裡的房子並不適合所有人,美國如此發達,還不是有很多人生活在農村嗎?而且也不比城裡差,既然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沒有必要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得不償失。
筆者認為,像小翟這種情況應該也不是個例,否則就不會經常出現那種法拍房了,一般來說,還不上月供,銀行幾次催款後,就可以按照合同約定把你的房子拿去拍賣掉。買房是家庭大事,需要全盤綜合考慮。準備好購房首付款只是第一步,更要對未來的還貸能力進行一個預判。
我們雖然不能看到未來二三十年的事,但起碼也要對自己家庭未來3-5年有一個提前預判。特別是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首要考慮的就是子女養育和教育支出,以及老人的身體狀況,留存一定的備用金還是很有必要的。在這樣一個樓市平穩期,房子不等於現金,急需要變現時,往往只能折價出售,出現虧損也就不足為奇了。
學習更多房產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