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找別人幫忙」?別讓小孩太獨立,懂「求助」的孩子會更成功

2019-09-17     小C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日,刷微博看到一則新聞,新聞大致內容內容是南京的一位3歲的小女孩和爺爺走丟了,而這位年僅3歲孩子的做法讓人點贊!

在和爺爺走丟後,小女孩不僅沒有大哭,更是沒有大鬧,而是看到了路邊一位阿姨,就勇敢的上前求助說:"阿姨,我找不到家人了,你能幫我報警嗎"?

阿姨把她帶到附近的警務站後,女孩告訴民警:到了幼兒園我就認識家了

看到自己熟悉的幼兒園,小女孩歡快地跳起來,立即帶著民警朝家走去。找到親人後,還不忘介紹:"是警察叔叔把我送過來的。"

在面對陌生的環境和親人走失的情況下,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她的求助技能真的是太棒了!她懂得冷靜的求助於合適的人的讓自己脫離險境!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也是教會孩子要獨立,但是,我們並沒有教會孩子更恰當的怎麼去求助,其實,"求助"是一種技能,而不是弱或者孩子無能!

懂得"求助"!是每個孩子都必備的基礎能力

米歇爾·蘇利文在TED演講中說:"尋求幫助,是一種能力,並不是弱點。"

當代的父母都知道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他們凡事都自己動手、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要去依賴他人。

但與此同時,很多父母都忽視了告訴孩子一個重要的道理——"當你覺得你無法完成一件事,記得去求助"。

於是,出現後很多孩子明明需要幫助,但是孩子就是礙於面子,就要跟自己死磕到底,我不會!但是我也不要你的幫助。於是出現了一下這一幕:

幼兒園裡老師晨練要玩萬能工匠的活動,讓孩子去拿器具,一個比較瘦小的孩子拿不了那麼重的東西,老師說請其他小朋友去幫助,他說:我媽媽說要靠自己,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然後,孩子了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比自己高的萬能柱子給搬到操場去,到最後,累到晨練都參加不了,只能坐在原地休息看著大家玩。

相反,孩子如果能向老師求助,向其他小朋友求助,那麼結果就是大家都會來幫你的忙,

你還能收穫到合作,友誼,快樂等等的東西。

獨立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在獨立之前,總是需要很多次的幫助,才能慢慢習得一個技能。不是憑空樹立一個觀念就能做到的。

個人的能力永遠是有限的,承認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優勢,也認清自己的不足。孩子一方面能正確認清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能虛心學習,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讓孩子早點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去欣賞別人,從其他人身上吸收能量,,認識自己的不足,發現別人的優點,孩子才能懂得"取長補短"。

經常向別人"求助"的孩子更能獲得成功

喬布斯1994年接受矽谷歷史協會訪談時,講了一個觀點:"我覺得有件事情非常之正確,就是多數人缺少人生經歷的原因是他們從來不去求助。"

而喬布斯本人,就是一位善於求助的高手。

12歲時,喬布斯要設計一個機械裝置,可卡在了頻率計數器的製作環節上。在多次努力無果的情況下,喬布斯抓起電話,打給了加州帕羅奧多市的比爾·休利特。

當比爾·休利特的電話接通後,喬布斯直接說:"你好,我叫喬布斯。我12歲,是個中學生。我想做一個頻率計數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多餘的器件可以給我用?

電話那頭,54歲的比爾·休利特笑了。但他沒有拒絕喬布斯,而是耐心地解答了他的問題。最後,比爾·休利特不僅給了喬布斯頻率計數器的器件,還讓他到自己公司實習。

喬布斯說:"這消息真是把我樂壞了!"比爾·休利特是誰?大名鼎鼎的矽谷之父,惠普公司的創始人,矽谷里神一般的存在。作為一個孩子,喬布斯就敢於向大人物求助,這不但解決了他的技術難題,還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

12歲的喬布斯就神奇的出現在了惠普的公司生產線上,負責安裝螺絲,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喬布斯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在那個夏天,熱愛技術的喬布斯覺得簡直就是在天堂。

而9年之後,喬布斯和同伴沃茲在地庫創辦了蘋果公司,產品風靡全世界,甚至在往後的很多年裡,比爾·休利特都是喬布斯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而這一切,都源於那個1967年那個稚嫩而又勇敢的求助電話。

滄海鏡說:"尋求幫助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獨自一人是很難生存的。"

懂得求助,是一種優秀的能力,可以使我們積極與外界連接,過上更好的人生。

教會孩子合理"求助",就是教會孩子更好的生存

心理學家路易斯·科佐利諾說:"一個孩子的生存競爭力,不取決於他自己能夠做多少事,而取決於他能夠獲得多少人的幫助。

一個成功人士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喬布斯的成功,積累了很多自己已有的豐富經驗和別人對他的幫助。孩子的獨立也一樣,並不是要孩子獨立,孩子就能馬上獨立了,這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獨立的過程是孩子不停的去摸索,孩子在摸索的過程中,知道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應該怎麼做!

原來,教會孩子生存法則之一就是先教會孩子——懂得向別人求助

沒有人可以獨自解決所有困難和問題。一個人處理難題的方式,反映了他的人生態度和認知層次。

懂得向別人求助很重要,它決定了孩子是否有能力解決更多難題,決定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決定了孩子的處理問題的能力,甚至決定了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很多孩子會礙於心理原因或者父母影響,不好意思對別人提出需求幫助,認為別人幫助你了,你就欠別人一個"人情"在,其實大大錯誤,教會互相幫助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合理"求助"?

孩子求助,也要合理,有些孩子很"醒目",懂得了"求助",之後,就會向父母提出"無理"的要求,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教會孩子合理的"求助",合理的求助應該是超出自己解決事情的能力之外才能對別人提出"求助",家長可以遵循以下4點:

01 遇到危險懂得找警察叔叔或者打110

什麼是危險家長也要跟孩子順帶說下,不小心和爸媽走丟了,剩自己,就是危險,這個時候就要向警察叔叔尋求幫助,就像那個3歲的小女孩,可見,父母對她的教育有多好,在外面也爺爺走失也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02 求助比自己能力好的人

教會孩子尋求能力比自己好的人,比如孩子有一道題不會做了,她如果還去問比她低年級的妹妹,那妹妹怎麼可能會呢。

03 求助不關面子的事

教會孩子求助時的心態,說一句,你可以幫幫我嗎?我需要你的幫助,謝謝,這些話,別人會很樂意幫忙的,不用礙於面子或者害怕什麼。

04 鼓勵孩子合理求助

鼓勵孩子的"求助"需求,對孩子說,哪裡需要幫忙可以告訴家長,請求家長的幫忙,在學校,需求幫忙就要請求老師,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家長要讓孩子懂得的是:不斷的求助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人的人脈不斷擴大的過程,求助建立起的關係,包含著善和感恩,這些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sC8QG0BJleJMoPM3K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