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幼兒和中小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培養刻不容緩」「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單一技能型勞動力,而是具有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的綜合性人才」……今年,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依然是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常委、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馬光瑜關注的重點。
在教育方面,今年馬光瑜的兩份提案有所銜接。在《關於對幼兒和小學生加強勞動意識培養的建議》提案中,他建議,從學前班開始對幼兒進行勞動意識培養,培養勞動光榮的價值觀念。同時增加勞動體驗課,組織勞動參觀,要求家長主動督促學生參加家務勞動並進行考評和視頻抽查,增加校內外勞動活動表現在學生評價中的比重。
而在另一份提案《關於構建高中階段學籍互轉制度 加快高中階段普職融通發展》中,馬光瑜認為,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單一技能型勞動力,而是具有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的綜合性人才,但涇渭分明的「普職分離」人才培養模式無法滿足上述需求。因此,普職融通,實現共享與互動,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滿足人才終身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人才多樣發展需要,是當今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
對此,馬光瑜建議普高和職高學生學籍可相互轉換,進而完成相關學業,實行學籍流動和學分互認。「凡被錄取到『普職融通』試點班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普通高中知識的學習,完全能夠適應普通高中的教學要求,且學習成績達到一定要求,則可申請繼續普通高中的學習,也可以在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選擇進入職業教育,選擇合適的專業學習。」
此外,馬光瑜建議鼓勵相關普高與職高學校開展聯合教研,給予綜合高中或普職融通類高中額外的教師編制,配備相關專業「雙師型」教師,同時設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崗位」,根據普職融通課程設置動態需求,聘用一批高水平專業技能型人才。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姝泓
圖由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龍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