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都希望發大財,可是財富在哪裡?
最悲哀的是,有的家庭已經發財了,但是到了兒女這一代,迅速就敗光了。
正如古人說的:「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觀察一番就會明白,家庭的財運如何,看孩子的長相就知道。
01
孩子的長相,和「家業」關係很大。
人的長相,有外貌和精神的區別。外貌清秀,可以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精神飽滿,能帶來持久的氣質,還體現良好的教養。
日久見人心,也見真相。
明朝時,有江南四大才子,分別是文徵明、祝允明、唐伯虎、徐禎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文徵明和唐伯虎,還是很好的朋友,並且從小就有交情,可是他們的人生仕途,卻大不一樣。
小時候的文徵明,顯得木訥,七歲還不會說話。母親早亡,他不得不被寄養在外祖母家。
到了十一歲時,文徵明才能好好說話,開始進入私塾。
父親文林看到兒子的樣子,並沒有難過,而是說:「兒幸晚成,無害也。」意思是說,兒子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並且沒有什麼危害。
文徵明長大後,多次科考,都沒有中進士。
幸運的是,工部尚書李充嗣舉薦文徵明,讓其做了翰林院待詔。工資不高,但是人生也算是崛起了。
再看看唐伯虎,從小長得帥,人也聰明,每次考試都能拿到第一名。
文徵明以朋友的身份,勸說唐伯虎,要低調做人;文林以長輩、老師的身份,委婉地提示唐伯虎,不要太狂。
「春風得意馬蹄疾」,人生蒸蒸日上的唐伯虎,因為在考場,交卷太快,還因為被人嫉妒等多個原因,被捲入了考試舞弊案,從此再也沒有機會進入考場,仕途中斷。
接著,唐伯虎的家庭變故,還夫妻反目,多年都是一蹶不振的樣子,借酒澆愁。生活也要朋友接濟,寄居的桃花塢,顯得破敗。
人們評價唐伯虎:「莫年脫略傲睨,務諧俚俗。」
從以上兩個名人的人生軌跡來看,他們的長相,區別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他們小時候,一個外表愚鈍,精神也不太好,顯得很老實;一個聰明伶俐,精神也好,但是很狂妄。
第二個方面:他們長大之後,一個踏踏實實前行,雖然走得不順,但是很穩重;一個顛沛流離,處處尋找「窮開心」,悲劇很多。
日本文學家大宅壯一說過:「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長相的改變,和人生的改變,息息相關。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遭苦難淚眼多。太多的人情世故、人生理想,都寫在臉上;從心出發。
02
家庭的財運,就在孩子的長相里。
一個家庭是否興旺發達,是父母努力打拚的結果,但是一切能不能持續,就是孩子「說了算」。
孩子的長相的改變,本質上就是家庭財運的變化。孩子長相的差距,是拉開家庭差距的開始。
俗話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把外貌和精神長相,結合起來看,有財運的家庭,孩子的長相有三種。
其一,長相干凈,習慣好。
從小就愛乾淨的人,多半養成了講衛生、勤洗臉,父母注重言傳身教,督促也很到位。
當我們看到孩子有一張乾淨的臉,打扮也不錯,就願意親近。誰都可以騰出手來,抱一抱,給予一些糖果之類的獎勵。
愛乾淨的習慣,會讓孩子從小知道勤儉節約、對事物進行歸類整理,自律也更加到位。
其二,長相自信,底氣足。
做人,自信滿滿,說明對前程有設計,並且大機率能實現。
自信的根本,是讀書多,人生理想很豐滿,家庭對他的理想也很支持。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年少的時候,就獨自去長安求學。
雖然他是皇家的人,但是到他這一代,已經沒落了,打扮是布衣的樣子。
他看到有官員在路上行走,非常氣派,就寫下:「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表達自己的理想。
對於自己擁有的一切,家庭的未來,都是把握之中,守住父母留下的財富,並且繼續發大財,也就不難了。
其三,長相和氣,聚合力。
家和萬事興。「和氣」的徵兆,從小就有,並不是長大之後,忽然冒出來的。
兄弟姐妹的感情,從小就很好,父母的愛也能顧及到所有的孩子,那麼家庭的和氣,就有了。
看過「孔融讓梨」,更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主動禮讓的人。
父母老了,看著孩子們和氣生財,那是莫大的欣慰。家業,註定會越來越大。
0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孩子的外表,沿襲了父母的外表,這是難以改變的。真正要改變的,是精神長相。
首先,教會還做善良的人,臉上多一些慈悲。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在心靈里播種美好,傳遞互幫互助的思維,總有一天,人脈會好,人性會陽光。財富,就是人生的善報。
然後,教會孩子讀書,提升氣質。
讀書多了,人顯得精神抖擻,並且能用認知去賺錢,一舉多得。
最後,教會孩子如何溝通,提升情商、情緒價值。
任何時候,和顏悅色待人,人脈資源就不愁。以後,孩子和玩伴、同學等,都能結交,形成眾人拾柴的局面。
培養孩子,是春種秋收的過程,父母做到了,比直接留財富給孩子,好一萬倍。
要懂得,孩子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
要懂得,提振精神,即是富貴。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