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3條家訓,簡單6個字,使得子孫後代個個是人才

2019-07-25     琢磨君

曾國藩,晚清中興名臣,從他開始,近200多年來,八代人中無一「敗家子」,曾氏後人中有名望的人才約有240人,且大部分都是博士、碩士、院士、教授等高級知識分子。曾氏家族顯然已經構成了一個名聲遠播的華夏望族,且曾國藩教育思想的成功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無法抹殺,也無須抹殺。

當今社會,每個家庭都要面對教育子女的這個困惑或問題,所以我們或許可以從《曾國藩家訓》中學習一點教育子女的經驗。今天琢磨君為大家分享曾國藩教育子女的3個方法,既簡明又靠譜,值得父母們好好學習。因為正是曾國藩的這3條家訓,簡單6個字,使得子孫後代個個是人才,曾氏子孫後代無一敗家子。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1、早起;

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國藩給9歲的小兒子曾紀鴻寫信說:「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高曾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爾之所知也。」

在曾國藩看來,家教的關鍵一點,就是不能讓子女養成懶惰的習性,因為人敗離不得個逸字,因為懶則敗,勤則興。如何戒懶惰,如何養成勤勉的習慣,曾國藩根據自身經驗體會,總結出兩個字——早起。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堅持早起的習慣,便能克服懶惰,讓一個人越來越勤奮。所以,曾國藩在家書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早起的好家風是曾國藩從高曾祖父那些傳承下來的,這不僅是他親眼所見祖父、父親叔父都愛早起,而且曾氏家訓之「八本堂」(考、寶、早、掃、書、蔬、魚、豬)裡面也有一個「早」字,即曾氏後人必須早起。正因為如此,曾國藩在家訓「八本之說」中也強調一點: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曾國藩早年也制定了一個「修身十二條款」,第三條就是早起,並且強調「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而他把這個好習慣堅持了一輩子。教育子女,最好方法就是以身作則,先自己做到,再去感染子女,效果會更好。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日之計在於晨,所以說,我們應該向曾國藩學習早起的家訓!

2、有恆;

曾國藩有句非常經典的名言談「有恆」:「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相反,他還有一句經典名言談「無恆」:「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則終身一事無成!」

這兩條名言一對比,我們就可以發現,曾國藩對「有恆」兩字的深刻認識與高度認可,並且他一生的品德修為以及事業成功也都和這兩字秘訣有關,即「有恆」才能成事,而「無恆」將一事無成。

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48歲的曾國藩寫信給大兒子曾紀澤說:「爾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恆』二字下手。」

和「早起」一樣,曾國藩也是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努力戒掉身上「無恆」的習慣,儘量做到事事有恆,比如他「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繼而很好地感染子女,教育子女。所以說,父母教育子女的時候,不能光說不做,最好能夠以身作則!

曾國藩提出「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聖人荀子也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由此可見,一個人要想成才和立業,「有恆」是必備條件!

3、厚重;

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曾國藩給小兒子曾紀鴻的家信中說:「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他認為舉止端莊穩重,不亂髮表議論,是一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

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曾國藩給大兒子曾紀澤的家信中說:「爾之容止甚輕,是一大弊病,以後宜時時留心。無論行坐,均須重厚。」曾國藩認為大兒子言行舉止輕浮,是個大毛病,以後要多留心,走路或者坐下的時候,都要容止厚重。

為何曾國藩如此苦口婆心教育兩個兒子要厚重做人呢?我們或許可以在他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篇日記中找到答案。

曾國藩在日記中這麼寫道:「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由此可見,曾國藩認為端莊厚重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貴相,這才要求兒子們好好培養這種品質。曾國藩教育子孫「厚重」,最終曾氏後人無一敗家子,這也是應驗古人的說法——「忠厚傳家遠」。

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一個人的外在形態都是內心世界的映射:浮躁之人,多有輕狂之舉;穩重厚道之人,涵養和修煉功夫都不會差,繼而福報也會深厚。所以說,中國父母們也要學習曾國藩「厚重」的家訓。

結語:「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而曾國藩多次在家書中強調說,教育子女關鍵就是「戒傲戒惰」,所以我們在教育子女時候,也要主抓「傲惰」二字。

又「早起」可以戒惰,「厚重」可以戒傲,「有恆」則可以保證全過程進行,更可以腳踏實地,實幹興業。所以,我們如果按照曾國藩的以上三條教訓來教育子女,既可以立德又可以立業,何愁子女不優秀?曾國藩教育子女的3個方法——早起、有恆、厚重,既簡明又靠譜,值得當今所有父母們好好學習!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朋友們,您覺得曾國藩教育子女的方法好不好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deuS20BJleJMoPMDR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