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真好!

2022-07-11   電影通緝令

原標題:唉,真好!

看完一部電影如果有一個鏡頭讓你印象深刻,那就是好電影。

《隱入塵煙》可不止一個鏡頭讓我恍神,幾乎是全片都讓我為之一震。

李睿珺並不是一個講意象的導演,他更喜歡復刻現實。

他的電影始終在做這一件事,所以他的電影是現實主義。

鮮有設計感,多血淋淋的真實。

男主有鐵(武仁林飾)和貴英(海清飾)兩個社會最底層的人陰差陽錯走到一起,但或許又是一種殘酷的「必然」。

一個大齡單身,一個患有疾病。對於彼此家庭來說,都是負擔。

有鐵在家排行第四,有金有銀都去世了,哥哥有銅日子過得不錯,有鐵對於他來說也是負擔,沒事最好不要聯繫。

而貴英因為疾病無法生育被親哥嫂遺棄。

這其實就道出了底層的殘酷真相,但導演的辛辣才剛剛開始。

有鐵的熊貓血不是他主動獻的,一來是因為他是老實人,二來是被村民裹挾,因為需要熊貓血的富人不能死。

一種近乎扯淡的邏輯在這裡變得合理。

因為死了就沒人給村民結帳。

把強迫變成了自願,把暴力變成了獎勵,整個剝削的過程合理合法。

有鐵陷入了一種死循環之中,只要這個人一直需要被輸血,有鐵就要一直去輸血,好熟悉的模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鐵。

當然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人心酸。

新農村建設要補助,那些久未居住的房屋推倒後能得到補助,我們才發現有鐵一直寄居在人家的「空房間」。

當然,這並不是劇作上的戲劇衝突,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秩序的衝突。

這是導演厲害的地方,是無聲處的驚雷。

有鐵好似那屋檐底下燕巢里的燕子。

一個好政策居然讓一個人無家可歸了。

這是該片在敘事的魅力。

用一個動作來投射整個社會,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接下來有鐵開始了自己土製房屋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就是這種辦法蓋房。

感謝導演在電影中完全地展示了這一過程。

有鐵幾乎是用一己之力將房屋建成,畢竟貴英因為身體上的殘疾幫不上大忙。

在雨夜中,為了保護剛剛砌好的土磚不被淋濕,兩人摔倒在地,怎麼攙扶都起不來身。

這一幕恰是一個隱喻。

一種被現代文明完全拋棄的土辦法在西北農村的一個角落生根。

跟著一起發芽的還有地里的麥穗。

在這個過程里兩個人的感情也發了芽,當然在處理兩人感情戲的時候由於專業演員與非專業演員的差異,導致出現了一些生硬的台詞。

比如,第一次有鐵牽驢出街回來晚了,貴英拿著熱水在村口等他,這裡為了表現貴英回去好幾次將冷了的熱水再加熱又回到村口等,於是安排貴英把這一動作直接用台詞說了出來。

我能理解導演的用意,但是貴英這一段台詞實在多餘,破壞了內心期待的珍貴性。以貴英過往的經歷,她實在說不出這種話來。

但整體上兩個人的互動都是良性的,整部電影都沒有拍攝到性,但整部電影又相當曖昧纏綿,麥子花,流水澡,屋頂睡覺時候鎖住兩人的麻繩。這是導演的浪漫,他把性留在了畫框外。

也就保留了兩人的珍貴性,導演說,這是兩人的隱私,我理解這是留白,因為沒有必要拍得那麼具體。

村民對貴英的態度也預示了貴英的結局,她掉入了溝渠,但無人施救。又或者她就是被村民陷害,貌似不重要,她的死是一種必然。而她的死也直接導致了有鐵的死。

他活了那麼久都任勞任怨,也許勞動就是他的天命,但是貴英來了之後,打破了這種常規,讓他意識到了春夏秋冬之後的一些東西,所以「隱入」成了唯一的去處。

他終於打破了天命。在俗世的輪轉里,現實嚴絲合縫的齒距里跳了出來,不再做拉磨的驢,不做夏天的麥穗,不做被需要的熊貓血。

這似乎是唯一的辦法。

也許是沮喪的,也許是悲觀的,也許在劫難逃,也許指出了生命的無意義,但正因為這樣,讓這部電影有了更深刻的詩意,更情意綿綿,更熱情似火,更生機勃勃,燃燒在此刻,然後隱入塵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