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假不假唱重要嗎?」 重要!

2023-12-06     新民周刊

原標題:「五月天假不假唱重要嗎?」 重要!

「五月天假不假唱重要嗎?」 重要!

真正有實力的唱將,反而會失去舞台。

文 | 竹里

五月天「假唱風波」轟轟烈烈討論了三天,還未平息。網絡上輿論爭論激烈。

12月6日是五月天主唱陳信宏(阿信)的生日,不少粉絲紛紛在其社交帳號送上祝福。有網友曬出阿信在社交軟體Instagram上發布動態,疑似對粉絲和近日風波作出回應。其稱:「盡其在我,做好自己,人生可以很簡單。謝謝你們,愛你們。」

阿信在Instagram上發布動態

#阿信聲稱做好自己#的詞條也迅速登上爆搜。網友認為阿信的回應避重就輕,不回應假唱,還矯情立人設,讓人無法接受。也有網友力挺阿信,認為演唱會就算是假唱又怎樣,不就是圖一樂嗎?假唱甚至不唱自己都願意看。

而幾乎同一時間,向中消協舉報五月天演唱會假唱的音樂博主@聲理學也再次發文,談及演唱會上「半開麥」爭議。他表示,暫且不說歌手演唱會上半開麥算不算假唱,自己比較好奇的是,歌手演唱會上聲音不足一半,甚至不如一半的一半,甚甚至不如一半的一半的一半,這樣算「半」開麥麼。

新民周刊

,贊2

@聲理學還在微博上聲明,對於自己說的話負責,關於此次風波,絕沒有收過任何一個平台任何一個公司任何一分錢,如果我說了假話,歡迎各位舉證評論,我都願意按所謂我收的錢「三倍賠償」。並表示,感謝梁源老師善意的提醒,自己也確實因梁源老師視頻中的內容而恐懼過,但是今天,自己已經無所畏懼,人因理想而勇敢。

對於五月天到底有沒有假唱的爭議,官方鑑定結果尚未出爐,筆者也無法妄下定論。但針對歌迷們提出的「假唱重要嗎?有沒有必要較真」以及「假唱怎麼了,就算不唱我也看」的觀點,筆者要探討探討了。首先聲明,筆者本人也非常喜歡五月天,也很喜歡聽五月天的歌。

學生時代的卡帶里,除了周杰倫、林俊傑,就是五月天了。筆者很能理解歌迷對偶像的喜愛之心,但我不支持「假唱怎麼了」的觀點,必須對「假唱」這一事件較真。

筆者整理了如下四條。

第一,真唱是最起碼的職業操守。

真唱和假唱,區別大嗎?答案是大,非常大。

筆者以為,真唱並不在於你在演唱會的現場,唱得多麼完美無瑕,音準精準,以及不出任何差錯。而在於,上千上萬觀眾花了高昂的價格買票一睹偶像風采,終於能現場聽偶像一展歌喉。結果呢,偶像卻在現場為我們播放CD,這點誰能忍?反正筆者不能忍。

在筆者看來,既然要開演唱會,拿出最好的狀態和準備,來回饋歌迷的喜愛,是最基本的尊重。比如,62歲的歌神張學友近日在馬來西亞開演唱會時,因為水耳不平衡,失去平衡後栽倒在地,隨後他用一隻手撐地緩緩起來,他仍然堅持唱完了整首歌。

張學友在每次搞大型巡迴演唱之前,都會提前一兩年時間去準備,把聲音、舞美等調整到最佳狀態,「我要把最好的東西獻給歌迷」。儘管他已經62歲了,但演唱會從來不假唱。學友有句話說得特好:「既然要在現場唱給大家聽,真唱是最起碼的誠意。」

如果實在覺得唱不下來那麼多場次,是否可以適當減少。可以學學薛之謙,發高燒扁桃體發炎,直接演唱會取消,門票、車票全退,下跪道歉,但絕不用「假唱」代替「真唱」;再不濟學學伍佰,在演唱會上划水聊天,領頭大合唱。

有網友發現,歌手韓紅7月曾在一檔節目中稱「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手段讓歌手減輕負擔,但這對歌手本人來講非常不應該,因為你吃的是這碗飯,被稱之為職業歌手,不可以唱不下來,如果唱不下來,就不要開演唱會了」。

真唱代表著對粉絲最起碼的誠意。這句話不僅適用在「假唱事件」上,還可以適用於任何其他事情上。

第二,票房數十億元,假唱是否算詐騙?

從歌迷角度,假唱是欺騙大家的感情;從票房收入來講,假唱更得好好較真了。

據報道,截至目前,五月天已在北京、杭州、武漢、上海等城市共演出39場,演出排期密集,經常一城連唱四天,其中上海場11月12日至21日共演出8場,最高票價為1855元,最低為355元,按上海體育場7.2萬座位數計算,單在上海一地,五月天就吸金超6億。

演唱會的火爆也體現在了應援物的銷售上,據極目新聞報道,五月天北京演唱會光螢光棒銷售就達5萬根,總額突破700萬元。

據電商在線報道,五月天的電子螢光棒由創沅(廈門)塑膠工業有限公司製造,售價140元,據業內人士介紹,「場控螢光棒的成本可能在20—50元左右,如果是一次性產品,那成本還能更低」。

由此可見,五月天的票房收入以及周邊收入,都是非常可觀的,也證明了五月天無疑是當下華語樂壇最具商業價值的團體之一。如果五月天最終結果被判定為假唱,那麼,按照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許浩的說法,這種行為涉嫌消費欺詐,觀眾可以要求主辦方「退一賠三」。

一旦認定為假唱,涉事歌手可能面臨不同程度的行業聯合抵制,情節嚴重的可能會被「終身禁演」。作為華語音樂的頂級樂團,五月天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但也正因如此,筆者認為,五月天需要對本次「假唱」風波做出回應,這不僅是一種對於消費者的責任,也是對於廣大歌迷青春的一個交代。

第三,法律不允許假唱。

五月天「假唱風波」發酵後,有人吐槽稱:「頂級樂隊的演唱會假唱就像在五星級酒店吃到預製菜。」

說實話,這盤不知道是不是預製菜的菜,公眾確實吃得非常不爽。為什麼我們要較真,事實上,從法律來講,假唱也一直不被允許。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明文規定商演不能假唱。演員不得以假唱欺騙觀眾,演出舉辦單位不得組織演員假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假唱提供條件。演出舉辦單位應當派專人對演出進行監督,防止假唱行為的發生。

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以假唱欺騙觀眾的行為,需承擔民事責任以及行政責任。觀眾有權在退場後依照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規定要求演出舉辦單位賠償損失;演出舉辦單位可以依法向負有責任的文藝表演團體、演員追償。由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為演員假唱提供條件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但面對假唱可能最高10萬元的處罰,有網友發文表示不滿。「不得不說違法成本真低…最高十萬什麼概念呢?五月天只要賣出50張內場門票就可以把罰款給交了。賣出一個區可以包年了。」

第四,密集開辦演唱本身極不合理。

有的人說:「作為粉絲,我不在乎五月天假不假唱。」筆者認為,五月天今年一年巡演的觀看人數超過36萬人次,你不在乎假唱,並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歌迷付了錢,自然想要得到應有的服務,這是市場經濟下的平等交易行為。當然,你也可以不在乎,但不代表你可以強迫他人不在乎。

筆者以為,五月天假唱的爭議之所以越來越大,無非是因為他們把盤子鋪得太大了。而根據實際體力、實力而言,在北京一口氣連開6場,在上海又一口氣連開8場的節奏,肯定是出於對自己高票房號召力的自信,但也的確讓人難以置信。

這種玩命唱的節奏,近日也遭到了樂評人郭志凱的質疑,郭志凱公開發聲表示,五月天在上海開演唱會期間,唱3天休1天,整個8天時間唱了將近300首歌,這種安排極不合理,也很難完成。

五月天一向是以高質量的現場聞名,而假唱無疑相當於自毀人設。無論歌迷如何辯解,都不得不承認,五月天作為一個二十多年的老樂團,主唱陳信宏已經48歲,有沒有一種可能,伴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選擇「技術手段」完成演出,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但對於無奈之舉的解釋,近日,任賢齊在杭州演唱會上說出自己的看法,他說歌手唯一不能被取代的,就是現場的live,「而且我們要認真地唱,雖然我們可以敷衍了事地唱過去,如果我沒有用我最真的感情,我覺得演唱會就只是個娛樂」。

目前,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已關注「五月天演唱會被質疑假唱」輿情。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此次涉嫌「假唱」輿情高度重視,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待有關情況依法核實後,將及時回應網友關切。

至於為什麼演唱會需要打假?筆者認為,如果不打假,劣幣就會驅逐良幣。假唱播放出的修音後的CD和音準總是完美無瑕的,而真唱總是存在各種瑕疵。這樣一來,真正有實力的唱將,反而會失去舞台,因為觀眾只能接受完美,無法接受一點瑕疵出現。

所以,關於「五月天假唱風波」,我支持較真,因為較真不僅是捍衛自己應有的權利,還為更多的人、更多社會的每一次進步。正如舉報五月天的博主@聲理學所說:「我相信這個世界,一定有種東西叫是非,一定有種東西叫黑白,我相信這個世界,一定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12月3日,「相信音樂」也在官方微博發文稱,將在12月7日巴黎時間pm8:00,北京時間12月8日am3:00全程直播最後一場《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我們一起全民見證,全民參與,但最終「假唱風波」是否能給歌迷一個交代呢?

來源:新浪微博 藍鯨財經 上游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c1a0e3e16d269bff2fcf0868fd0ae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