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人走路都躲著它?

2024-05-06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為什麼廣東人走路都躲著它?

在廣東,除了蟑螂大,路邊的落葉也可能是超大號。看看,你見過這麼大的落葉嗎?

圖源:小紅書@ 蘑菇寧視頻截圖

這大得像「一葉扁舟」的傢伙不是別的,而是素有「空中炸彈」之稱的大王椰樹葉。這種樹葉大到離譜,如果不小心被它砸到,輕則暈倒,重可致命。

很多網友都有被大王椰「傷害」的經歷。有人走在路上莫名被大王椰樹葉砸中,肚子、大腿和手臂被撞麻,直接跪在地上;有人在遮陽傘的緩衝保護下並無大礙,但遮陽傘的傘骨卻被砸斷了。

圖源:小紅書(已獲授權)

就連停在路邊的汽車也未能幸免於難,有砸中車頂、引擎蓋的,有的甚至直接砸裂擋風玻璃,可想而知大王椰樹葉的衝擊力究竟有多大。

圖源:小紅書@Dada studio、@Jordan、@外賣有蔥要瘋掉(已獲授權)

以至於某些種植有大王椰的城市,會在路邊的樹幹上貼著「當心樹葉和花朵墜落」的警示,提醒人們小心落葉。

圖源:小紅書@好很好吃的、@大檸檬,@在想盡辦法自救視頻截圖

大王椰的「殺傷力」怎麼會這麼強大?既然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什麼沿海地區還要種植呢?

大王椰,名副其實

大王椰,一個光聽名字就很霸氣的樹種。人家可不是徒有虛名,無論是從外形上看還是從本身的「威力」來說,都配得上這個名號。

大王椰(大王椰子),別名王棕、文筆樹、飛彈棕,屬於棕櫚科植物,雖然名裡帶「椰」,但它並不會結出椰子。這種樹原產古巴、牙買加、巴拿馬等地,我國華南、東南以及西南省區也引種已久,算是廣泛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名貴觀賞樹。

先來看看這種樹到底長什麼樣。

樹如其名,大王椰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大,全樹各部長度都要以「米」來計。它的基底膨大,呈葫蘆狀或瓶狀,形態奇特;屬於單幹植株,莖幹高聳挺直而不分枝,一般能長到15~20米,最高可達30米。

圖源:視覺中國

除了身高夠高,大王椰的「大」還體現在它的樹葉上。

棕櫚植物的葉型普遍都比較大,一般包含葉片、葉柄和葉鞘三個部分,而大王椰的葉子更是尤其大。

從外形上看,大王椰的葉子呈披針形,質感纖細,是典型的羽狀葉,整片樹葉長度可以長到3~4米;葉柄細長,是莖幹和葉片相互連接的紐帶;葉鞘的主要功能是包裹部分莖幹,主要起到保護、依託樹體的作用。

大王椰的葉片|圖源:參考資料[9]

那為什麼大王椰不落葉則已,一落就是巨大一片呢?

雲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媛告訴壹讀,大王椰屬於熱帶常綠闊葉林,不像落葉闊葉林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落葉,但這並不代表它能「永葆新綠」。大王椰的樹葉會枯萎,但枯萎後不會立刻落下,而是依然掛在樹上,只有枯萎到一定程度或是受大風影響才會落下。

除了體積大以外,大王椰「體重」也並不輕,這也給它「傷人」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有研究稱重發現,一片大王椰樹葉濕重達10~20kg,如果吸足了水,那重量更是直線上升。據「閩南網」報道,2019年福建就發生過大王椰樹葉砸死人的事件,事後人們對「兇手」進行稱重發現,樹葉重量達31kg。

大王椰的落葉|圖源:小紅書@Amizzz(已獲授權)

既然大王椰存在一定的危險係數,甚至還有「殺傷力」,那為什麼很多地方還要繼續種植呢?

為何要種大王椰?

大王椰雖「威力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有不少優點,是顏值和實力兼具的代表。

首先是好看。大王椰樹幹直而挺拔,沒有側枝;葉片整齊、美觀大方,柔韌度十足,頂部蓬鬆散開的大片葉子宛如一把羅傘,且樹體冠幅不大,透光良好,是妥妥的高顏值樹種。

圖源:視覺中國

在園林設計上,大王椰能充分展現城市祥和、雄健、秀麗和多彩的氣派,列植作行道樹的大王椰整齊劃一,夾道迎賓蔚為壯觀。黃媛表示,大王椰引種到中國的歷史比較長,在很多城市已經形成具有熱帶風情的獨特景觀,比如一提起海南三亞,就讓人聯想到陽光、沙灘、椰樹,充滿著熱情與奔放的夏日氣息。

其次,大王椰還能帶來一定的生態效應。

發表在《南方農業學報》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了南寧常見行道樹大王椰對空氣溫度、光照輻射強度、空氣濕度等環境因子影響,並以此評估大王椰在道路綠化中的生態效應。

從空氣溫度來看,大王椰對降低空氣溫度具有明顯作用。在溫度最高的7月,大王椰樹下溫度在一天之內均低於裸地的地表溫度,平均低10%~40%。同時,大王椰樹下的光照輻射強度也顯著低於裸地地表大氣輻射強度。在空氣濕度方面,大王椰樹下空氣濕度在早上八點濕度較高,中午到達最低點,隨後開始上升,傍晚又出現一個較高值,整個日變化曲線呈「U」型變化。

綜上所述,研究者得出大王椰對環境因子的改善有促進作用。

圖源:參考資料[3]

除了高顏值、能改善環境,大王椰還十分抗造。

大王椰憑藉極強的抗風能力在沿海城市「屹立不倒」,這也是它能在氣候多變的沿海城市頑強生存的關鍵。

有研究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受颱風災害影響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平均受到4個以上颱風的影響,最多的一年出現16個颱風,而沿海地區則是中國受颱風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所以在沿海地區種植什麼樣的樹木就需要和當地氣候結合起來綜合考量。

不同樹種本身的抗風性存在差異,這與樹冠形狀、根系類型及枝幹剛柔度等密切相關。大王椰樹幹的維管束髮達,柔韌性好,再加上樹冠體量相對較小,所以它能挺過強颱風的侵襲。

植物學博士、中國植物學會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成員史軍對壹讀表示,在國內外的研究中,棕櫚類植物的抗風能力都是非常強悍的,這得益於它們稀疏的葉片,以及莖葉內部豐富而強大的纖維。可以說,棕櫚類植物能在颱風中安然無恙,這本身就是大自然千萬年自然篩選的結果。

那大王椰在颱風中的具體表現如何?

我們可以從樹木倒伏風險、樹幹折斷風險和樹葉掉落風險對大王椰的抗風能力進行評估。

一篇發表在《中國園林》上的論文對2016年超強颱風「莫蘭蒂」過後廈門市主要城市道路綠化樹種的損傷程度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就樹種類型而言,大王椰等棕櫚類樹種的抗風力較強。

研究者將行道樹的受損程度劃分為四個受損等級:I級(倒伏-清運)、II級(倒伏-扶正)、III級(未倒伏-斷折枝幹葉)、IV級(未倒伏-輕微影響)。通過表格可以看出,在本次颱風中,大王椰的樹木I級受損率和II級受損率均為零,但斷折枝葉情況比較嚴重,受損率達93.38%。

圖源:參考資料[4]

相比於樹木整個倒伏,對道路設施破壞嚴重,且不易清理,後續補種、恢復麻煩,只是折枝斷葉的大王椰不僅對樹本身的傷害相對較小,給人類的生活和財產帶來的傷害也沒那麼高,只要留意別被落葉砸到就好。

而且,雖然掉落的大王椰樹葉會變身襲擊行人的「兇手」,但也不必過分擔心。「目前大王椰樹葉傷人並不經常發生,還是屬於小機率事件,並且是可以避免的。」黃媛說道,「在行人比較密集的區域,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及時把枯葉鉤落下來,這樣就能避免樹葉傷人的發生。」

除了對乾枯、下垂的大王椰樹葉及時修剪清除外,「纏繞捆綁法」也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天將降大葉」的發生機率。用鋁絲、鐵絲、PVC扎帶、透明膠、棕繩等對葉鞘捆綁2~3圈,綁紮後葉片即使枯萎也不會掉下,只需要集中進行鬆綁清理即可。

給大王椰樹葉做加固|圖源:參考資料[6]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好處外,沿海地區種大王椰的原因還有一個:這些地方本身就適合種大王椰。以大王椰為代表的棕櫚植物適合於高溫潮濕的熱帶地區生長,溫暖、潮濕、光照充足的環境對大王椰生長最有利,28~32℃是最佳適溫。黃媛指出,15℃是劃分溫帶和熱帶的溫度線,而大王椰屬於熱帶植物,只要氣溫在15℃以下這種植物基本上就無法生長。

可以說,大王椰也算是沿海城市的「特色」之一。

最後再給大家提個醒,大王椰雖好,可不要小看它的落葉喲,永遠記得安全為上。

參考資料:

[1]梁心如,程曉山.園林設計與棕櫚植物[J].廣東園林,1998(01):13-14.

[2]吳勁章,譚廣文.淺議我國棕櫚科觀賞植物栽培應用現狀與展望[J].廣東園林,1998(01):7-9.

[3]李曉征,黃月明,黃建波,楊青.南寧市常見行道樹大王椰子和扁桃的生態效應研究[J].南方農業學報,2011,42(05):531-534.

[4]林雙毅,周錦業,秦一芳,董建文.莫蘭蒂颱風對廈門市主要道路綠化樹種的影響[J].中國園林,2018,34(05):83-87.

[5]楊東梅,王佳玫,陳華姑,王碧琨,袁欣宇,張燾.颱風「威馬遜」對海口樹木的危害及防治對策[J].福建林業科技,2015,42(04):159-163.

[6]李柳華.探索大王椰子日常養護管理的新方法 ——以梅縣區沿江金岸採用膠帶纏繞樹梢基部的方法為例[J].現代園藝,2017(17):164-165.

[7]徐桂紅;魏曼琳;戴耀良.大王椰安全管理探討[J].廣東園林,2020,42(05):37-41.

[8]牛海燕.中國沿海颱風災害風險評估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3.

[9]劉希鳳.植物葉片拓撲結構與其力學性能關係研究[D].廣東:華南理工大學,2010.

作者:敏敏 張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bfed85a3252b9f73e85e05e621e43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