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盤在跌破頸線後隨即開始反攻,最終大盤以中陽報收,頸線失而復得。儘管短期守住了頸線,但市場成交量依然不見放大,大盤中期走勢仍無法樂觀。
頸線已是多方最後的心理支撐,一旦有效失守,大盤勢必再探2800點支撐。從今日大盤頸線失守後,多方拚死拉抬大盤股護盤的狀況看,多方仍想死守頸線。但以目前的市場狀況,沒有實質性利好刺激,場外資金仍不敢進場。很多人認為周末管理層ipo數量減少到一隻,屬於大利好。實際上這種消息只能減慢下跌速度,根本無法激發人氣。畢竟浙商銀行、郵儲銀行、京滬高鐵等數隻大盤股將先後登陸A股市場;57家企業已進入輔導備案登記受理階段,準備「衝刺」科創板。Ipo只是暫時減速而已。另外央行發布消息稱,當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7天期逆回購1800億元,中標利率2.5%,較此前下降5bp,這是7天期逆回購利率逾四年來首次下調。這消息被市場解讀為今日反攻的主要原因。10月份的CPI已經到了3.8%,經濟上已有滯漲苗頭,央行貨幣報告已明確不搞大水漫灌,所以貨幣政策不可能大舉轉向,股市仍是缺少資金支持。政策的表態看,顯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甚至「滯漲」的問題,讓決策層將精力都牽扯到穩增長上去了,股市問題已經進一步退居次席,自然,我們也難以期待,短線市場11月以來的疲軟表現,有什麼太大改觀了!除非外資發力……。從中長期因素來看,A股市場在今年剩下的交易時間裡走出趨勢性的指數行情是十分困難的。
今日上證指數能夠反彈,大盤股功不可沒。前幾天就講,大盤要想反彈,恒生指數必須企穩,否則大盤股只能被拖累向下。今日恆指漲幅超過1%。圖形有企穩跡象,這對A股指數企穩會有幫助。
但從上證指數看,今日收復5日線,短期轉危為安。但成交量未見放大,難言樂觀。上方的10日、20.日、30日均線開始下叉60日線,中期走勢進一步惡化。以目前的量能水平,頂多反彈至60日線。投資者在突破均線族壓力之前,還是要多看少動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