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寶媽們,你有把孩子托給別人照看過嗎?
最近看到一篇帖子,看了裡面網友們的經歷之後,不禁嚇出一身冷汗:
耳朵流膿,真是太可怕了!
這樣對待一個寶寶,於心何忍!
一定不要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
孩子只有自己疼,別人的心,海底針吶!
看來老話「養孩子要3歲不離手,5歲不離眼」真是對的!
老人居然也會這樣對待一個孩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安全問題始終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雖然我們總是在強調「不要讓孩子離開大人的視線」,但是很多家長卻忽視了自己看管孩子的重要性。
老人們常說「養孩子要3歲不離手,5歲不離眼」,就是在強調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安全,不能輕易將孩子交給別人來照看。
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為什麼要3歲不離手呢?
孩子在3歲之前,安全意識較弱,對周圍環境的認知和判斷能力不足,所以很容易受到傷害。
因此,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向,確保他們的安全。
如何做到3歲不離手?
(1)時刻關注孩子
在孩子玩耍、活動時,父母要全程陪伴,眼睛不離開孩子的身體,確保孩子遠離危險。
(2)不要讓別人輕易抱孩子
很多人喜歡逗孩子玩兒或者抱抱孩子,但是,父母要多留個心眼,避免別人在抱孩子的時候傷害到孩子。
當別人抱孩子的時候,我們要留意觀察孩子的表情或者動作,一旦有哭鬧就要立刻抱回孩子,防止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欺負。
(3)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我們要從小告訴孩子,不和陌生人說話、不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看到陌生人靠近要趕緊叫爸爸媽媽。
從小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可以做的,讓孩子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4)提前規避不必要的麻煩:
孩子3歲時,還不會學話,缺乏反抗的能力,所以,我們作父母的,要提前規避掉可能發生的問題。
比如帶孩子出去玩時,不和神色可疑的人聊天;不把孩子交給與自己有過矛盾或拌過嘴的人;
那為什麼5歲不離眼呢?
5歲的孩子逐漸進入學齡前階段,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強烈,但安全意識仍較薄弱。此時,我們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行蹤,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我們如何做到5歲不離眼?
(1)加強家庭教育:
我們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不亂跑、不亂爬,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
(2)創設安全環境:
我們要在家中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避免孩子接觸危險物品,如刀具、電源、尖銳的物品。
(3)密切家校聯繫:
我們要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園內的表現,共同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重視孩子的安全?
要教育孩子遇到問題時去獨立思考,學會判斷事物的好壞,增強安全意識。
我們還要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規,尤其是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除了預防以外,我們還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
比如撥打急救電話、止血、包紮等,提高孩子的自救能力,以防萬一。
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能夠鍛鍊孩子的身體素質、提高四肢的協調能力、促進腦部的發育,增強體魄以及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除了身體安全以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及時發現和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讓孩子在一個健康有愛的環境中成長。
辣媽語錄:
養孩子要「3歲不離手,5歲不離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安全,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讓他們能夠快樂、無憂、茁壯地成長。
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
家長們,你有注意過這幾點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