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劌心劍》:武俠式微下的新探索

2022-06-20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劌心劍》:武俠式微下的新探索

2022年6月20日刊總第27550

多久沒有看過像樣的華語武俠片了?

仔細一算,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上次還是路陽的《繡春刀》系列,第一部14年,第二部17年。

在此期間,電影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俠為代表的傳統類型片逐漸淡出觀眾視線,讓很多熱愛武俠的觀眾扼腕嘆息,希望能有新的武俠電影出現。

武俠肯定不會消失,而是會以新的面貌出現,這不,最近影院上映的一部電影《劌心劍》就跟隨《繡春刀》的腳步,探索武俠新的可能。

電影的設定並不複雜,主要講述了宏大歷史背景下兩個小人物的命運沉浮掙扎。劇情的主線是破案,武打場面也不含糊,不同之處在於,這部影片傳達了對江湖俠義的另一種詮釋。

《劌心劍》是如何跳出以往武俠作品「猛衝猛打」的窠臼?又有哪些新鮮的探索呢?接下來,我們來一一解讀。

1、重故事,保演技,輕打鬥

在電影中,丁武和蔣煥是都察司內一對親如兄弟的小旗官,一個家有懷孕的老婆,苦於生計,一個愛上了青樓女子,需錢贖身。兩人為了愛人,拼盡全力破案。但是兄弟二人卻屢屢受挫,線索逐漸中斷,幕後黑手似乎早有準備,都察司內藏有眼線,在層層陰影籠罩之下,他們逐漸懷疑彼此,最終反目成仇。

《劌心劍》將故事中的人物命運放置於廣闊的時代背景之中,引人深思。導演從劇作的角色複雜性出發,摒棄了小鮮肉的選角思路,而是更注重演員的演技,希望通過演員表演,更好的闡釋故事,營造情緒,去滿足廣大觀眾的觀影需求。所以在演員選角方面,選擇了外形明媚的趙文琪,還選擇了實力演員李琦、谷豐、賀剛和連凱。

演員的表現可圈可點,將人物演繹的真實可信,在處理表演上,影片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它將動作戲也納入敘事之中,不為打而打。例如,兩兄弟的雪中決戰,動作設計中就飽含著敘事,也給演員留出了很足的表演空間。主角自己的無奈,兄弟失去妻子的傷心欲絕,在二人決鬥時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兄弟倆從摯友到反目的情感變化也被這場戲推向高潮。

2、重邏輯,貼現實,找共鳴

武俠片被人詬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劇情不嚴謹,邏輯混亂,情節自我矛重,從而削弱了故事的信服力,讓整部作品的觀賞性大大降低。

相比之下,《劌心劍》就非常注重劇本打磨,劇作層面基本上沒有大的瑕疵,人物也都基於現實邏輯,即使在遙遠的明朝,觀眾也能理解和共情角色的個人選擇。在電影里,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武俠,而是對人性的深入探討。

就拿主角丁武的妻子來說,一開始,她看似一個柔弱的女子,但劇情發展之下,就交代出她曾是貪官的麾下,不僅是個武功高強的殺手,還是個見不得光的「影子」。正因為有她,才步步阻撓著主角的計劃。她自己也深陷在左右為難的矛盾之中,很多不可告人的內情,隨著故事的展開,一步步揭開謎底……

影片的主要人物故事線非常清晰,相互交錯且環環相扣,劇情一波三折,宛如一部懸疑大片。值得一提的是,導演有意加快節奏,從敘事上做了減法,把精力更多地聚攏在主線與伏筆上,而不是動不動來一點兒女私情拖節奏,這也使得整部不拖泥帶水,增加了觀賞性。但是每個人物點到為止的敘事裡,都暗示了自己的背後故事,隱藏在表層故事之下,留心的觀眾就能感受到每個人物的前史和他們之間的糾葛,讓人物更豐滿立體,有血有肉。

3、重美學,造氛圍,提爽感

不同主題的武俠片,傳達的情感不同,動作的風格也不一樣。動作戲不僅是要打得好看,還要負責氣氛和情緒,這是最能考驗導演理念和創作的地方。

比如,李小龍是學哲學的,他對武術有自己的思考。在他的電影里,打鬥動作簡單凌厲,極度寫實。再比如,在《臥虎藏龍》里,最有名的是那場竹林之戰,這場戲不只好看,也有多重寓意。其中,李慕白用兩根手指去點玉嬌龍眉心,這是武當劍門傳授入室弟子的儀式動作,是非常正式的招式。

《劌心劍》這一點做的不錯,導演將人物的情緒、性格,隱含在動作戲裡,影片中兄弟二人的武打戲,無論是單獨的戲,還是對手戲,都通過動作,展現了人物性格,例如,主人公在幽暗的雪夜,拿著劌心劍,與兄弟對決,其中能看出多種情緒,有兄弟的決絕殺意,也有主人公欲言又止的迴避,一直都在退讓,一開始都不出劍,只是用一把傘,後來被逼無奈,也僅僅使用劍鞘。這些動作戲氛圍十足,給觀眾帶來了更多爽感,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更有層次的觀影體驗。

4、煙火氣,小人物,棄江湖

《劌心劍》的另一個探索是,告別了傳統武俠的龐大敘事,摒棄了虛構的江湖,那是一個沒有官府秩序,只有打打殺殺,快意恩仇的世界。創作者們從小人物出發,用寫實的手法去描繪人物,在一個更現實的世界裡詮釋武俠

《劌心劍》中導演既不著重於男主角曾經的輝煌,也不專注於他查案遇到的驚險。從頭到尾,男主的身上都瀰漫著煙火氣,與兄弟的日常相處也極其真實,例如一起執行任務時,會聊:「做父親是什麼感覺?」的話題。既展現了他們無話不談的感情,又體現出一種對愛情、對家庭的憧憬。

電影拍的是普通人,不是之前武俠片中所謂的英雄,電影中的主角只不過是龐大複雜的生存遊戲里的一枚棋子,他們雖有高強的武功,但仍被困於其中,但他們身上的武俠精神並沒有消失,胸懷大義,捨己為人。這些武俠精神絕對不會過時,它會換一種方式,在更符合時代的新派武俠電影中重生。

作為導演何自強和付浩平的第一部武俠電影,成本雖低,他們依然希望能探索出新的武俠風格,在更現實的世界裡,貼近人性,聚焦內心掙扎,希望能塑造出鮮活有生命力的角色,來打動觀眾。從《劌心劍》成片來看,他們做到了,雖不完美,但已經是前進的一步。在武俠的外殼下隱藏著男女的情感糾葛、無間道式的反轉,捨生取義的精神。通過不糊弄的動作設計,獨特的視覺符號、精心設計的美學風格、呈現出了別具一格的武俠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72d8b590c548c49676a00b6eb420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