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源、葉陽:培養卓越口才,我們在行動

2023-07-04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李佳源、葉陽:培養卓越口才,我們在行動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培養卓越口才,我們在行動

作者|李佳源

巴彥你淖爾市臨河區

文學評論家劉勰有句話:「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論語》中說道:「一言而可以興邦,一言而可以喪邦。」東周重臣顏率,他憑一己之辯保全了九鼎;晏子的狗洞論使得楚國大王對其刮目相看;毛遂自薦後,平原君對其讚不絕口。這就是口才的力量。

卓越口才綻放生命精彩

在人們日常交流中,口才也有很大的作用,人們都喜歡與一個口才極佳的人聊天,那真是如沐春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培養學生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中的一大重要內容,朱永新教授認為:之所以要「培養卓越口才」,是因為口才對於學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從小培養學生卓越的口才是助力孩子成長成才適應社會的必要途徑。

培養卓越口才」通常是以講故事、演講、辯論等形式,讓學生願說、敢說、會說,從而形成終身受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新教育把「培養卓越口才」作為重要行動,是因為口才作為一種表情達意,論辯是非,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用、意義和價值將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一門不可替代的人生藝術。與傳統的培養模式相比,徐州推動培養卓越口才行動的理念是以口才育人為核心目標,以書香校園為支撐,以「學講」課堂為路徑,以家校共育為依託,把課堂與家庭打造成培養卓越口才的主陣地,讓學生走下舞台,走進課堂、走向生活,更加重視口才培養的情境化、常態化和生活化。

一、立足課堂學表達

課堂上說的機會無處不在,回答問題要說,學生間交流要說,對同學做出評價要說。每個學生站起來都能說上幾句,但是不一定都「會說」,要讓學生從「能說」過渡到「會說」。正如朱教授所言,培養學生口才,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能忽視的。首先老師要規範自己的語言。要讓語言具有豐富的內涵、要讓語言具有飽滿的情感、要讓語言具有幽默的情趣。所以我在備課時不斷打磨自己的語言,儘量避免自己說「廢話」,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孩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也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提醒學生想好了說,要說完整、流利的話。表述時開頭可以加上「我認為……」「我覺得……」;同學間交流時,要專心聆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輪到自己發言時可以先對前面同學的發言予以簡單回顧或評價,然後表述自己的觀點;對同學的發言或朗讀進行評價時,要一分為二,先說說優點,再指出存在的問題。

其次,要利用好教材。在我們的統編本語文教材上,每個單元後面都有口語交際。課本中的故事生動有趣,語言美妙適合培養孩子們多練多說。在交流過程中要教學生沿著自己的思想「造房子」,不讓思想任意「跑馬」。表達不是將要說的思想堆砌在一起,把每一個字句都寫出來,背出來,而是把最有興趣、最想說的思想集中在某一種目的上,改造成一種新型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就好像造房子畫圖紙一樣。屋頂是主題,用三根柱子陳述主題里有什麼,接著要分清哪些是不說也知道的,哪些是容易被人忽視的,從而羅列理由和事例,最後得出結論。

二、課前三分鐘練說話。

在教學中,不難發現,隨著學生所上年級的提高,課堂上提出問題或者回答問題的同學會越來越少。是學生沒有發現問題或者是對所提出的問題不會回答嗎?其實不然,有很多同學會,但是同學們好像習慣了這樣的氛圍,不願意舉手回答或者是不敢回答。久而久之,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造成學生語言交流的障礙,嚴重的會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口才,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讓他們想說話,會說話,說好話。

人人都有表現欲,都想當眾施展才華。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個學⽣能分配到的時間更是短暫,要讓學⽣擁有更多「說」的機會,我們應該抓緊課前課後的時間,儘可能多的為學⽣創設多個練習和展⽰的「舞台」。組織形式可以是1、每日新聞,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對班級、學校的新鮮事,社會、國家的重大事件進行播報,要求敘述清楚,點評得當。2、課文內容複述。就當天將要學習的課文(包括英語)內容進行清楚、連貫、完整的複述,可以創造性的進行,添加細節。3、時文美文賞讀。學生課前選擇富有教益,能啟發心智的哲理故事、精彩時文、優美片段,課前朗讀。4、課本劇表演。多名學生(一般三到五名)編排課本劇(生活情景劇),上台表演,通過學生用流暢的語言,豐富的表情,聲情並茂地演繹著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增強學生語言表達的感染力。5、英文、詩歌朗誦。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培養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與詩歌同行,揚起自信風帆,培養卓越口才。6、新編故事會。培養學生豐富想像力和說話的連貫性,表達清楚有條理。

「三分鐘課前演講」活動為他們創造了表現口才的平台,使他們的膽量得到了鍛鍊。當全班每個人都接到必須上台演講的任務時,他們已無可選擇。因此,當他們硬著頭皮,戰戰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講後,給予他們以表揚性的點評,又煽動同學們善意的掌聲鼓勵,他們的信心就更足了,會為下一次的機會準備得更好,一次、二次之後,同學們的課前演講、課堂回答問題,都會比以前踴躍多了。我們楊少博同學,語言表達能力弱,甚至無法在課堂上流利地說一句完整的話,剛開始課前三分鐘輪到他的時候,結結巴巴說得同學們都很著急,他也因此有些退縮,但是我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一直鼓勵他,一直給他比別的同學更多的機會,一段時間下來,明顯比之前好了,能完整不結巴的講完一個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同學們給予了他很大的鼓勵,現在,上課已經是班裡的活躍分子之一了。——變化來自持之以恆的堅守。

三、晨誦。

最美的詩歌給最美的童年,把最合適的經典給最適齡的時光。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體驗詩歌所傳達的情懷、美感和音樂感。兒童從詩歌誦讀中所獲得的滋養,從語言發展中獲得的提升,是全面而持久的。每當8點班級的晨誦課開始,孩子們都特別開心,因為終於能亮一亮他們的金嗓子了。一年級時晨誦是由識字量大的孩子領讀校本課程或主題叢書,讓孩子們自己讀,自己背誦。隨著年級的升高,開啟美好的黎明的方式也悄然發生變化。每天的晨誦讓學生們以多種形式朗誦散文、詩歌、古詩,讓他們學會了在美麗詩行中感悟成長體味真情。語文課前三分鐘,古詩、常識誦讀雷打不動,讓孩子們願說、敢說!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如天上繁星,奪目璀璨,星光熠熠。同學們精彩的課前三分鐘展示活動,猶如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為校園帶來了一片生機。

四、在⽣活中巧說話。

學習說話、練習說話的⽬的最終還是為了運⽤,語⾔來⾃於⽣活,到最後還是要實踐於⽣活。在⽣活中,要教導學⽣禮貌地說話,恰當地表達。除了恰當地運⽤禮貌⽤語,還讓告訴他們⼀些經常碰到的情況該如何應對。

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是通過口才被發現的,所以,人的拿手好戲是「兩桿槍」:一是「嘴巴」,二是「筆頭」。嘴巴說的是「講」,筆頭說的是「寫」。因為我們的教育是應試教育,所以尤其不重視「講」,由來已久。曾看到這樣一句話:「眼睛可以容納一個美麗的世界,而嘴巴則能描繪一個精彩的世界。」培養學生卓越的口才就是要培養學生用語言自由表達自我的能力,創造機會讓他們開口說話。培養孩子願說、樂說、敢說、會說的精神。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口才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體現,口才的訓練貴在持之以恆,讓孩子願說、敢說、會說,從而形成終身受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能言善辯,口才卓越,真正交給孩子們一生有用的東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

口才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推薦收藏:《名家名篇朗誦》合輯(308篇)——培養卓越口才,致力幸福完整

培養卓越口才,我們在行動

作者|葉陽

臨河區第四小學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書中提出十大行動,其中之一培養卓越口才,通過講故事、演講、辯論等形式,讓孩子願說、敢說、會說,從而形成終身受益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一、從確定目標開始

我們臨河區第四小學以「營造書香校園,推薦每月一事」為主題,布置了每月的具體要求,如學會交流、學會閱讀、學會演講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計劃,並落實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們班級也充分利用晨讀課前3分鐘,內容不限,可以講故事,可以談讀書感悟,可以背誦精彩片段,可以讀日記,甚至是成語接龍……既輪流,又抽籤,避免孩子們產生抽不到的僥倖心理,人人準備。既培養了孩子們的卓越口才,又豐富了他們的語言積累。

「魅力展示」這一板塊內容和晨誦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每天晨誦過後都有一名學生到台前進行演講、講故事,激發學生口語訓練的熱情。平時在課堂上我還注意讓孩子思考,讓孩子們小組討論,讓孩子辯論,每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也是一個很好地的鍛鍊機會,讓他們真正地「說起來」 把話語權還給孩子。本學期按照開學初的計劃實行,相繼開展了演講比賽、辯論賽、上台競選等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大顯身手,人才輩出,同時我們也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也是很有表演能力、表現能力,只要我們不吝嗇多給孩子們一些展示的平台,他們總會在這個舞台上盡情發揮,不會讓你失望。感觸最深的就是我們班從二年級到四年級都堅持上好每一堂班隊會課,孩子們開學初以組為單位選好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並且提前排練好,由學生自己主持,在班隊會課中逐步的在培養一批有能力、有自信,陽光、健康的學生,他們在隊會課中的表現越來越突出。

回頭看看兩年學生的變化,絕大部分孩子都比以前更加自信了,比以前愛說話了,可以說學生從氣質、形象、口語表達各個方面都有了全面的提升,看到了他們就看到了我們的成績,所以,活動是陣地,我們不但要堅守好陣地,還要不斷的去開拓。

二、盡力創造口語交際情景。

課堂上,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耐心指導。提問兼顧到全體學生,要給膽小的、後進生交流的機會。努力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自由無拘束地參與,學生學習交際起來就會感到很輕鬆、很愉快。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讓閱讀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源泉

首先,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依據課標要求,大膽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設計精巧的過程,儘量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設情境,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如大自然中日月星辰、高山流水、花草樹木等,就易喚起學生豐富而奇特的想像。對於那些故事性較強的篇目,學生看過之後,不妨讓他們把主要內容作複述,這樣不但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而且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若能持之以恆的加以訓練,那麼當學生要把自己生活中的見聞講述出來時,就不愁講不清楚、講不具體、講不生動了。總之,在講課時,教師應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一方面引導學生接觸社會、接觸自然,並教導他們學會觀察和分析一些現象,因此來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只有思維活躍了,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才能言之有物,一旦形成良性循環,學生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另外,在閱讀教學中,積極創設情境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組織辯論活動,讓學生進行即席應對的口語交際訓練。由於學生對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往往有較大差異,讓學生辯論求真,或各抒心靈、或多元解讀,這個過程的任何環節都離不開複雜的思維活動,包括思維的敏捷性、廣闊性、深刻性、條理性和邏輯性等。通過爭辯在訓練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辯論還可以激發學生閱讀,以積累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思想,以求成功。所以辯論是一項高尚的心智鍛鍊,是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我們班,絕大部分的評優評獎、班幹部競選活動都是由孩子們自己競選,自己投票的,候選人提前準備演講稿,競選演講極大地鍛鍊孩子們的勇氣和口語表達能力。我們班的班幹部每周五的時候還要對班級一周表現進行點評總結,表揚好的同學,批評壞的現象,長此以往,由班幹部帶頭,班級內也形成了愛觀察、愛發言的好習慣。

2.讓寫作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牧場。

首先,加強口頭作文的訓練,巧妙將作文、口語、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又一劑良方。所謂「口頭作文課」,就是引導學生說自己的生活,說自己熟悉的事物,說自己的所見所聞,說自己的聯想和想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真情實感。現實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我們不可能對它視而不見,它每天每時每刻或多或少會發生些許的感動,正是有了這些感受,我們才能捕捉瞬間的靈感,從而點滴成文。因此,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多留心生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並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說出來,互相交流。口頭作文,在訓練口才的同時,對學生構思、組織內部語言,思維的條理化,語詞編碼能力,用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等,都是很好的鍛鍊。其次,要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使其樂於寫作。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言語活動,包括口語和書面語。所以,「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須,與說話完全一樣,作文就是說話,是用筆來說話。」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堅持賞識教育和成功教育。賞識自己的學生,賞識他們的文章,並且激勵他們成功。讓學生有機會發表:小組內發表--朗讀;級內發表--朗讀,或裝訂成冊傳閱,或作成手抄報等;校內發表--校內廣播、校刊、學校櫥窗等,讓他們產生成功的感受,從而提升口語交際能力。

三、協調各方力量,創設語言環境

利用各科教學活動及日常生活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取得各方面力量的廣泛配合, 與各科教師、學生家長協調,爭取他們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情境,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鍛鍊的機會。學習說話、練習說話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運用,語言來自於生活,到最後還是要實踐於生活。在生活中,要教導學生禮貌地說話,恰當地表達。除了恰當地運用禮貌用語,還讓告訴他們一些經常碰到的情況該如何應對。如學生去老師辦公室批改作業時有兩種情況,一是長驅直入,這當然是很不禮貌的;二是喊一聲「報告」,有時老師沒有在意,他就長時間地佇立,這當然也是不當的。這時,學生可以輕輕敲門,問:「老師,我可以進來嗎?」落落大方的言語本身就體現了一個孩子的素養。同學間說話也是有學問的,記得四年級教材有一則口語交際訓練「如何稱讚別人」,課堂上我們設置情境進行了訓練。一次課間,我很驚喜地聽到一個同學在稱讚同伴「我覺得你寫的這段描寫小偉外貌的句子太生動了,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同伴笑眯眯地看著說話的人,我想小小的一句稱讚鼓起的是自信點燃的是友情,這就是恰當表述的魅力。孩子在校內說話都比較斯文有禮,可是回家後往往就不一樣了。因此,對家庭成員該怎樣說話就特別要加以指導,如媽媽燒了一桌菜,該怎樣稱讚;父母生日,該怎樣表達祝福;爺爺奶奶來接你放學,你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良言一句三冬暖」,教會學生帶著感恩之心巧妙地表達,定會讓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懂事了,內心會覺得無比的安慰。

四、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自從新教育的號角在我校吹響之後,我們便一路摸索,一路前行。試圖找到適合我們老師自己、也適合孩子們的方法,爭取讓我們師生一同成長、一同感悟教育的幸福。我們班這個小家庭也是如此。

為了給孩子們做好示範作用,我課下也不斷學習研究語言表達能力。同樣的話,用不一樣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有了截然相反的效果。慢慢的我學會了總是用積極地語言去鼓勵學生表達想法,以前我總是說:「說話聲音大點兒」、「大聲說話」,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生因我的「咆哮」變得更加怯懦,現在我改變了說話的方式,「你的想法這麼精彩,如果能用更洪亮的聲音表達出來,老師就更敬佩你了。」「哇!你的聲音這麼洪亮,真是咱們全班同學學習的榜樣。」我們班的孩子在這樣積極的環境下,個個都想積極發言,獲得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同時,我也儘可能去用精彩的語言展示自己的想法,「拋磚引玉」去喚醒學生內心的種子,讓「口才」這棵大樹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培養卓越口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需要持之以恆的加以培養。我們平時教學要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口頭表達慾望,引導學生廣泛參與提高口才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相互學習中獲得終生受用的好的口才。我們真心希望通過豐富的口才訓練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揚起希望的風帆,樹立生活的自信,學會傾聽與表達,做一個「能言善辯」的人。因為我們一直堅信: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會有奇蹟!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 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8e35981619d77e1ba9aa8e026db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