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朝代漢族的婚服制度

2022-06-03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古代各朝代漢族的婚服制度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春華初茂,年華正好,「桃夭」是中華民族從春秋戰國延續至今有關婚禮的喜慶與祝福。

婚禮的靈魂所在自然是新郎新娘的婚服,但上下五千年,那麼多朝代,漢族的婚服是什麼樣的呢?

周朝

周朝是出了名的注重禮儀,婚姻制度亦是突出禮制。

婚禮,周朝即為昏禮,顧名思義,昏者黃昏也,天色黃昏時方才進行迎娶儀式,基調莊嚴肅穆。

《儀禮·士昏禮》是我國關於婚禮最早的記載,當然,它不僅僅適用於士之階層。

根據《儀禮》的描述,周朝婚服為玄纁之色,玄色為主,纁色為輔。

配圖僅為展示,不代表完全符合規制

在周人的認知里,天為玄(黑中揚赤)色,地為纁(淺絳)色,婚服的顏色正反映周朝先民對天地的敬畏之心。

新郎身著爵弁服,玄端,頭戴爵弁。新娘則是純衣纁袡,黑色絲質禮服,淺絳色衣緣。

男女婚服形制上的差別並不大,都是上衣下裳不分的袍式,有學者認為,這一形制是為了表示女性的專一。

婚服的蔽膝(遮蓋大腿至膝部)和鞋履都隨黑色袍衣,主色為黑。

漢朝

漢朝的女子婚服形制是什麼樣的?

也許我們可以從古詩中窺得一二,以詩證史。

樂府雙壁之一《孔雀東南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古代最長的一首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的一樁愛情悲劇。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袷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新嫁女劉蘭芝的形象躍然紙上,從衣服、髮飾、腰帶到鞋子,栩栩如生。

此外,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中,有眾多漢代服飾可作實證,絲繡袍服、絹裙等,讓我們了解當時的服裝樣式有了可靠的資料。

漢朝女性婚服的樣式不一,有一體的袍式,也有襦裙,為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

上襦下裙形制,上襦短,下裙長可垂地。

以裙子腰部的高低分為齊腰襦裙、齊胸襦裙和高腰襦裙。以領子的式樣,分為曲領襦裙和直領襦裙等。

是否夾里的區別,又可分為單襦和復襦,劉蘭芝所穿袷裙便是復襦。

曲裾深衣和襦裙的流行,讓古代女性婚服有了新的變化。

此外,漢代婚服的刺繡更加精美,色彩也愈來愈豐富。

不僅有玄色,還有揚紅、纁黃等。

當然,由於漢承秦制,而秦朝又沿襲周制,婚服依舊以玄色為主。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大量繪畫作品遺留下來,藉此我們可以一睹魏晉風流。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便展現了當時女子服飾,洛神穿著交領右衽上衣,似是飛天雲髻,廣袖翻飛,顯得仙氣十足。

魏晉南北朝的服飾制式基本上仍然沿用秦漢舊制,以襦、衫為主,流行襟上襦。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魏晉時期尤為崇尚白色,女性的常服乃至婚服很長一段時間皆是白色。

我們通常認為兩儀禮紅喜白喪,白色婚服無疑是對傳統印象的一大顛覆。

張敝撰寫的《東宮舊事》一書中記載晉太子儀禮風俗之類,「太子納妃,有白轂,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

足以可見,白色婚服是魏晉時期婚服的一種,婚服也少了幾分厚重,多了輕盈飄逸。

白色的婚禮,倒是有種現代西式婚禮的味道了,不過從文化意義上來講,是截然不同的。

許是因為魏晉玄學盛行,貴無論講究以無為本,這段時期的人們就返璞歸真,開始走小清新路線了,很是清淡風雅。

唐朝、宋朝

唐朝是我國最為輝煌的封建王朝,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開放包容,盛唐氣象令人嚮往不已。

唐朝婚服,自是符合大唐氣度,雍容華貴,絕對上檔次。

這一時期的婚服崇尚絳紅和青色,史料記載「士假絳公服親迎」,女子則「花釵青質連裳,青衣革帶襪履」。

大概正是有這般大膽鮮艷的顏色,方才無愧於繁華絢麗的盛唐氣象。

《新唐書》記載,九品以上女嫁服為大袖連裳,青質,素紗中單,蔽膝、大帶、革帶,鞋履同裳色,花釵,覆笄,兩博鬢,以金銀雜寶飾之。

庶人嫁女則是花釵,以金銀琉璃飾之,連裳,青質青衣,革帶,鞋履同裳色。

可見唐人重視釵鈿等飾品對婚服的點綴效果,甚至釵鈿禮衣成為當時極為流行的重要禮服。

宋朝的婚服形制建立於唐朝基礎上,略有演化,由繁瑣華麗轉向簡約內斂。

宋人的釵鈿大袖衫婚服,簡稱大袖衫或者大衫,比唐朝的大袖衫要內收一些,沒那麼寬大,可以塑形,同樣多為青色。

明朝

在禮教森嚴、尊卑有序的封建社會,服裝穿搭以及選色都有著嚴格規定和限制,不得逾制。

明朝大概是平民婚禮最為友好的時代,由於開國皇帝朱元璋默許,平民婚服也有假服之稱。

普通男子娶親也稱小登科,被允許穿戴九品官服,新娘也可假借九品命婦的鳳冠霞披規制。

大紅袖衫為對襟,圓領樣式,內穿紅色長裙,多褶皺,下擺寬大。長裙的制式則大改,以往一般是上衣短下裳長,變成了上衣長下裳短。

明朝的婚服崇尚大紅色,學界普遍認為,紅色婚服就是明朝形成並確定下來的婚俗習慣,被視為後世中式婚服的典型代表。

大紅婚服,上衣下裳,鳳冠霞披,這一經典的傳統婚服形制便沿用下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0fd6665b2a449ca1159638992e72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