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子樞山水欣賞!

2024-01-17     新銳作家文壇

原標題:盧子樞山水欣賞!

盧子樞山水欣賞!

盧子樞山水欣賞!

盧子樞(1900—1978年),廣東省東莞市人,精研國畫,尤工山水,善鑑賞兼長書法,其山水從四王入手,曆元季四大家。而上追董、巨得其精髓而自有風度;又多見古人真跡,博觀眾取,遊覽山川,得自然之真趣,創意造景,卓然成家。1920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堂,一九二二年與國畫界同仁盧振寰等於廣州組織癸亥合作畫社及國畫研究會。一九二九年參加全國美展於上海。歷任勷勤大學、廣東省女子師範學校圖畫教員、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國畫系教授、廣東大學國畫系講師。解放後參加美協廣東分會為會員,廣東省文史館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生前歷任廣東省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廣州市文物鑑定委員等。畫藝尤能溶舊鑄新。全國及省市美展均有新作品為廣州美術館、美協廣東分會及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有《蘇州滄浪亭》等。

盧子樞氏《松溪高隱圖》上師董源,局勢雄厚,筆法濃淡黑白乾濕兼用,駸駸乎古,卓爾不群。

———黃賓虹

軼聞趣事

韓啟德為長卷寫百字序文

在虎門圖書館的盧子樞藝術館中,有一幅最珍貴的珍藏,是由盧汝圻先生捐的盧子樞《臨聖教序》。《臨聖教序》卷長10米,僅內文就有近5米,為盧子樞1936年臨王羲之《大唐三藏聖教序》,也是他書法代表作之一。其後楊之光、吳南生、歐初、陳景舒、陳永正等多位廣東名家在卷尾留下了墨跡,盧汝圻亦在卷尾作捐贈跋文,介紹此卷由來。

但《臨聖教序》自1936年成卷以來,卻由於多種原因,卷首的序文一直虛位以待。到2005年9月暨盧子樞先生誕辰105周年之際,時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韓啟德題寫百字序文,稱《臨聖教序》「如清風出袖,收舒自如」,充分展現了「泱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並希望「以此長卷激勵後生」。

媒體贊「一字千金」

在2007年的廣州嘉德拍賣會上,盧子樞的一幅0.4平方尺(0.02平方米)的對聯引起了極大關注。根據當時的報道,這件作品上下聯分別僅33厘米高、7厘米寬,共約0 .4平方尺,上聯「未月水先白」,下聯「無風松自寒」,為行楷書,上款「博文」。這幅作品初時估價1000-2000元,不料拍場爭奪異常激烈,最終被廣州一位藏家以9900元所得。當時各大媒體報道時,也稱為是「10個小字萬元,真是一字值千金矣」。

極愛《富春山居圖》多次臨摹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今年6月在台北故宮合璧展出時,讓世人為之唏噓,連溫總理也曾有過「畫是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雅好山水的盧子樞對於這幅《富春山居圖》也是極為喜愛,他一生中曾多次臨摹。

1935年盧子樞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長卷時,是以「意追」臨寫的,畫名取為《山高水長》,鄧爾雅對此作品十分讚賞,評價極高,畫卷卷首的畫名「山高水長」就是鄧爾雅先生建議並親以大篆題寫的。

在1971年,受人所邀,盧子樞又一次創作了《富春山居圖》卷,題記也這樣寫道:「黃子久《富春山居圖》卷集元季諸家之長,收山川靈秀之氣熔冶一爐,清真秀挺,繁簡得中,實為其生平得意之作,後世畫壇推崇備至……」

盧子樞氏《松溪高隱圖》上師董源,局勢雄厚,筆法濃淡黑白乾濕兼用,駸駸乎古,卓爾不群。

———黃賓虹

盧子樞之畫,在粵中久負盛名,蘇滬卻少知之者,謝稚柳見子樞山水云:「目前世之摹董香光者,無出其右」,陸丹林以子樞畫示吳湖帆,湖帆留置一周,藉以欣賞。

———鄭逸梅《藝林散記》

盧子樞先生對國畫傳統筆墨的皴擦勾研點染諸法,功力深厚,其運筆、用墨、設色、留白,法度極為周密,於荒冷中見其神韻,華茂中具有逸氣。先生平生多見古人真跡,博覽約取,渾然一格而獨具面目。又游山川,從自然景色中悟得山水真趣,創意造景,自成一家。

———《廣東畫報》

盧君子樞精研六法,尤工山水,從清初四王入,曆元季四大家,而上追董、巨,深得南宋三昧,久任各中上及美術專門等校教授,從游者甚眾。民國十八年(1929),偶應教育部全國美術展覽會之徵,以《溪山高隱圖》展覽於上海。老畫師黃賓虹稱其上師董源,局勢雄厚,筆法濃淡黑白乾濕互用,駸駸乎古,卓爾不群,其見重如此。書法董玄宰,參以鍾、王,兼工八分,精詣略與畫等。頃歲輟講杜門,所造益邃,神行官止,意到手隨,筆墨俱化矣。

———熊潤桐

小楷秀潤溫醇,翩翩儒雅,悅人心目。其隸書慕張遷、禮器、乙瑛、史晨,而沉雄朴茂,得景君精粹。嘗見其作聖教、蘭亭體,知淵源有自,中參以褚河南,李北海、蘇米,而一以董之率真自然為歸,章法錯落有致,墨趣濃淡相宜,不矜不怪,不激不勵,雍容蘊藉,一如其人,尤為識者擊節愛賞。

———蘇庚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43668f419e9b4616c12e8286de962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