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王勃
暢想的地方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這裡是陸遊
流連的地方
江湖四十餘年夢
豈信人間有蜀州
這裡是川峽四路的
腹心
天府好韻味
最美在崇州
\\\\\\
這裡,是崇州!
天府旅遊名縣,旅遊是基礎,但「天府」才是其中最重要的特性。自古以來,「揚一益二」的川峽四路,最吸引人的不是峨眉、青城、九寨,而是街頭巷尾的悠閒生活、平原山地的多彩風景、蜀風雅韻的人文底蘊。
少不入蜀,老不離川。
天府之美,就在平淡與細微之中,
讓人留戀與沉醉。
「
天府旅遊名縣——
在崇州追尋「天府根源」
」
很少有人知道,傳說禹文明就發源於崇州往西的那片群山之中。崇州是鑽木取火升格為農耕文明的第一站。6座「成都平原城址(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的4座在這裡現世,「望帝春心托杜鵑」中的蜀王杜宇在這裡邂逅「古蜀國母」。
現在廣為人知的都江堰、青城山,在過去都屬於崇州的前身「江原」。郫縣望叢祠,望的人,終究還是來源於崇州那邊山水。望的,也是他們從崇州遷徙而來的方向。
時至今日,這裡仍舊傳承著源自古蜀的農耕文明,是「天府好米」的出產地,也有著豐富的農事體驗、休閒觀光等旅遊產品。鄉村振興在這裡落地落實,村民生活富庶,讓田野在春季變花海、秋季涌稻浪,滿滿的都是天府之國應有的美好。
「
天府旅遊名縣——
在崇州享受「天府鄉愁」
」
天府之國的鄉愁,就在村前的浪漫田野,在屋後的竹林掩映,在山腳的溪流縱橫,在林盤的清幽寧靜。這些,崇州都有,而且是成都平原上川西林盤數量最多、類型最全、保存最完好的區域。
現在,這些林盤被打造成了一處處旅遊景點,更通過觀水、聽風、賞景的綠道,串聯成了成都平原最大的鄉村景觀體系。這樣的鄉愁韻味,帶來了別樣卻讓人無比舒心的旅遊體驗。
天府鄉愁,不僅僅被世人驚艷於都江堰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的巧奪天工,還在於村前屋後的閒逸,在於古鎮小村的平淡,在於川西小城的慢生活。
文明的璀璨,天府的韻味,又豈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又怎會只來源於玉壘山下的一城一人?而這,恰恰是崇州近年來打造全域旅遊產業,把村落林盤當景點,讓綠道環線有景觀,使鄉村城市成景區的不懈努力中營造的旅遊氛圍。
「
天府旅遊名縣——
在崇州尋找「天府記憶」
」
扳起指頭數一數,崇州擁有離中心城區最近的原始森林,讓大熊貓近距離「看成都」的生態系統。一條文井江,延綿3700多米的落差奔流而下,兩岸點綴著雪山、森林、草甸、濕地、溫泉、湖泊等多種地貌,有大熊貓、雪豹、金絲猴、珙桐、古鎮、園林等多樣風情,山川雋秀、富足豐饒,生態宜居。
這樣的多姿多彩,正是詩人筆下「天府記憶」的唯美詮釋。
更何況,崇州還擁有全川唯一的「古鎮金三角」文化傳承區,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聚落,幾乎複製了人文鼎盛的「古代天府」獨立於中原之外的繁華。推窗有美景,漫步山水間,兼具人文、歷史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鎮,為人們提供了宜居的環境。
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鮮活的蜀川盛世卷,是崇州對「天府記憶」的保留,也是旅遊最賣座的熱點之一。
這麼多的「天府獨家」,
是崇州最好的名片!
「
近年來,崇州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踐行「五個樣板區」建設,著力打造「天府康養旅遊集聚區」,把天府農耕文明、林盤文化、古鎮風情、川中山水作為最大的賣點,營造出了蜀風雅韻、千姿百態的旅遊產業格局。
」
這裡有天府旅遊的春天,最多情的文人也無法完全用語言描繪出金色花海浮動、七彩畫卷鋪開的美景,只期待著親自到「最美鄉村公路」上的崇州看一看。
這裡有天府旅遊的夏天,荷花塘中尋美色,葡萄藤下覓芳蹤,暢遊味江河畔的密林中,尋找成都的夏日清涼,這樣的崇州,帶來的是愜意的享受。
這裡有天府旅遊的秋天,稻浪翻滾、谷穗低垂。這樣的豐收,圍繞在崇州「稻鄉旅遊環線」兩側,讓成都的九月更加迷人。
這裡有天府旅遊的冬天,誰說四川沒有雪?火燒營主峰上,岷山晴雪與茂林鏡湖的完美組合,不僅常常成為成都天際線上的驚艷,更是崇州給成都人「瑞雪兆豐年」的喜慶。
「最天府」的川西平原,
「最天府」的崇州。
沒有「天府味」
怎能稱為「天府旅遊名縣」!
來源:今日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