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樣樣俱全:吳用蕭讓位儒,魯智深武松為釋,公孫勝樊瑞為道,王英是車行、張橫是船行、盧俊義是商行、張順是牙行、石秀不知道算不算腳行,其他八作九流,基本也能找到對應人物。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好漢比一百還多八個,但是都頭卻只有四個,那就是鄆城縣馬兵都頭美髯公朱仝、鄆城縣步兵都頭插翅虎雷橫、陽穀縣步兵都頭武松、沂水縣都頭青眼虎李雲。
這四個都頭都很有名,我們暫且把他們稱為「梁山四大名捕」,只可惜宋江吳用不會用人,並沒有組建梁山執法大隊,讓這四位都頭再去做他們的老本行。
宋江吳用不設梁山刑警隊,可能也有他們的考量:梁山原本就是以無法無天之徒居多,如果按律查辦,估計一多半都得砍腦袋,剩下的也都值一百大板。
事實上這四個都頭,除了武松之外,都算不上稱職:武松受了冤屈知道打官司告狀,斗殺西門慶後也沒有逃跑,而朱仝雷橫則是貓鼠同眠,與土豪和強盜穿一條褲子,青眼虎李雲只執行了一次押解任務,還把李逵弄丟了。
這四大名捕雖然大多不稱職,但是武功卻都不弱,即使是行者武松,在這四人中也未必武功第一,除了青眼虎李雲,似乎都有擊殺李逵的實力。
要是給這四大名捕按武功排一個順序,似乎不用費太多心思,在一百單八將大排行中,天滿星美髯公朱仝位列第十二,天傷星行者武松位列第十四,天退星插翅虎雷橫位列第二十五,地察星青眼虎李雲位列第九十七。
宋江吳用公孫勝金大堅蕭讓偽造石碣排名,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除了解珍解寶和朱武孫立的排名不大公允之外,其他的還大致說得過去,他們把朱仝排在四大名捕之首,自然必有一些道理,這倒不是全憑遠近親疏:武松是宋江正式也是唯一的結拜兄弟,而且兩次力挺宋江上位,無論是感情還是貢獻,武松都不在朱仝之下。
朱仝有沒有救宋江性命,這得從兩方面看:宋江最後還是回鄆城投案自首了,說明即使沒有朱仝私放,宋江也未必掉腦袋——武松殺了跟知縣關係不錯的西門慶尚且不死,宋江只是殺了一個紅杏出牆的侍妾,頂多也就是判個流放一千里。
如果朱仝排在武松前面不是因為感情和貢獻,那麼就只剩下一種可能了:朱仝的武功比武松還高。
說美髯公朱仝的武功比武松還高,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相信,筆者也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馬上林沖部下武松,朱仝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是打虎英雄武松的對手。
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全傳》中施耐庵為朱仝寫的贊詩,就會發現這位美髯公絕非等閒之輩:「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
打虎英雄武松和花和尚魯智深都是身高八尺,朱仝比他們還高半頭。身大力不虧,朱仝的武功力氣,在梁山應該也屬一流。
不知道為什麼,朱仝在梁山總是壓著武松一頭,有時候連魯智深也得歸朱仝指揮,比如征方臘打杭州,攻東門的部隊,就是朱仝為主將,魯智深打頭陣。
不管怎麼說,魯智深也是種家軍出來的正規軍官,而且還是梁山唯一打過國戰的頭領,他給朱仝打頭陣,顯然是十分不公平,但是魯智深和武松好像都沒什麼意見。
宋江讓朱仝帶領東路軍,可能也有他的考量,那就是在前幾天在蘇州的八對八團戰中,朱仝的表現最好。
梁山軍與方臘軍在蘇州城下「大會垓」中,關勝戰劉贇,秦明戰張威,花榮戰徐方,徐寧戰鄔福,朱仝戰苟正,黃信戰郭世廣,孫立戰甄誠,郝思文戰昌盛:「這十六員猛將,都是英雄,用心相敵,斗到三十合之上,數中一將,翻身落馬,贏得的是誰?美髯公朱仝,一槍把苟正刺下馬來。」
朱仝能在關鍵時刻替宋江長臉,武松則跟魯智深越走越近,還在大庭廣眾之下給宋江難堪,此消彼長之下,朱仝就超越武松,成了宋江器重的心腹。
儘管宋江在很多事情上都處理得極不公平,但是在使用朱仝的時候,還是比較靠譜的:梁山一百單八將,除了軍官出身的,就只有朱仝擅長馬戰,把他安排為馬軍八驃騎,也等於宋江在騎兵隊里多了一雙眼睛——小李廣花榮雖然也是宋江嫡系,但是窺視軍情打小報告,朱仝顯然要比花榮在行。
朱仝馬上步下都有兩下子,而武松更擅長步戰,如果武松步戰評分為十,朱仝怎麼也能得八九分,但是朱仝馬戰評七分,武松可能就只有三四分了。
這樣比較下來,馬戰步戰綜合打分,朱仝十五六分,武松可能只有十三四分,好像比朱仝稍遜一籌。但帳不是這麼算的,儘管朱仝綜合評分可能高於武松,可要真打起來,武松還是有可能把朱仝拉下馬來一刀兩斷的。
說句心裡話,筆者並不喜歡美髯公朱仝:他身為鄆城縣馬兵都頭,卻跟晁蓋、宋江串通一氣,根本就沒有在維持地方治安方面做過一件好事,替宋江欺負閻婆惜的母親,更是令人憎惡。如果都頭都像朱仝雷橫那樣徇私枉法,還有老百姓的活路嗎?
在朱仝眼裡,既沒有《宋刑統》,也沒有公平正義,只有江湖義氣,但他卻不是江湖中人,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江湖中人可以快意恩仇,但是朱仝吃著縣衙公糧,就不能只講江湖義氣而罔顧朝廷律法,這就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朱仝很有錢,他當都頭可能不是為了那點微薄的補貼,這就更可怕了:朱仝當都頭要的是特權,而不是要鋤強扶弱。
有人說梁山好漢三條半中應該有朱仝一席之地,但是看他一件好事都沒做,我們只能說:他也就是比李逵王英強一些,跟小李廣花榮有幾分相似,還遠遠不及花和尚魯智深和九紋龍史進,甚至也不如拚命三郎石秀。
以命相搏,朱仝這個富家子弟、枉法都頭,肯定不是行者武松的對手,但是馬上步下綜合評判,又好像是朱仝略占上風。不管怎麼說,筆者都認為在梁山四大名捕中武松位列第二是不公平的:即使僅按武功排序,也應該是武松第一、朱仝第二、雷橫第三、李雲第四。李雲的武功,也就跟黑旋風李逵子啊伯仲之間,在魯智深的水磨渾鐵禪杖之下,可能連十回合都支撐不住。
在梁山四大名捕中,能跟魯智深一較高下的,可能也只有武松一人而已,即使是馬上作戰,朱仝也未必是魯智深的對手——魯智深騎著大白馬長途奔襲而來,把以逸待勞的雙鞭呼延灼打得叫苦不迭,美髯公朱仝怎麼能是他的對手?
筆者因為不喜歡朱仝,而不承認他在梁山四大名捕中武功最高,這只是一家之言,不能算最終結論,所以這裡還是要請教讀者諸君:在您看來,這四大名捕按武功排序,誰應該坐頭把交椅?這四大名捕,有幾個能打過魯智深和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