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禪作品欣賞

2020-03-24     凈心如蓮

竹禪與「揚州八怪」齊名,居清中晚期書畫名家之首,被列為世界著名宗教人物。擅長書畫、金石雕刻、繪畫自成一格,水墨人物、山水、竹石,別成一派,題畫詩亦佳,多為禪機佛語。


竹禪和尚一生主要時間都在各地參學。他的足跡遍布川渝、湖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等地,走訪了各地的古剎叢林,名山大川。也在這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的書畫作品。

竹禪:(1824~1901),俗姓王,法名熹,清代著名書畫大師、佛學大師、古琴大師, 曾為慈禧太后作畫、傳戒。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仁賢鄉人,雙桂堂第十代住持方丈。


其書畫作品收入《海上墨林》、《韜養齋筆》、《益州書畫錄》等書中 。著有《畫家三昧》6卷傳世,其名載入《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


關於竹禪和尚出家前的生平,迄今尚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竹禪和尚法名熹,後人稱熹公,竹禪是他的號,關於他剃度師承等詳情目前尚未發現文字記載。


竹禪和尚所在的時代,是清王朝的統治走向崩潰的時期,地處川東的梁平也不再平靜。竹禪和尚出生時,川東一帶剛剛經歷過了清廷對白蓮教的鎮壓。


竹禪和尚14歲出家於梁山縣城北風景秀麗的報國寺,並度過了陶冶性情、初學佛法的沙彌時期。遺憾的是,抗戰期間日軍數次轟炸梁平,報國寺在戰火中已蕩然無存。


20歲時在雙桂堂受具足戒,嗣法於第九代雙桂法脈一超禪師,並在雙桂堂擔任書記執事。雙桂堂濃郁的禪學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深深影響了竹禪和尚。在他受戒後常住雙桂堂的期間,一面親近一超禪師修學佛法,一面充分接受著藝術氛圍的薰習。


竹禪出家後,以極具風趣的構思,篆刻了「王子出家」「削髮報國」兩方印章,並伴隨了他一生。


竹禪一生雲遊大江南北,在初期參學的這數年裡,竹禪和尚參訪京師各寺並遊走於附近名山古剎,在山西、天津都有短暫的駐留。這一階段的參學經歷,使得竹禪和尚深感自己在修行上,在藝術創作上皆有很多不足。


川東地區時局相對穩定之後,竹禪回到了梁平,仍然在出家的報國寺住了數載。期間一面為常住盡心服務,一面又專心書畫練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幾年的潛心修學,使得他在佛法和藝術的造詣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並將二者相互融通,奠定了他「以琴說法、以畫說法」禪師的藝術風格。


同治八年(1869)竹禪和尚再次離開重慶。他沿江而上到達上海,此後遍游名山大川,多次朝拜了五台山,迎請佛舍利和貝葉經,和五台山結下深厚緣分。並先後輾轉住錫於天津無量庵、九華山化成寺、上海龍華寺、普陀山白華庵及杭州、寧波各大寺院,以普陀山及上海駐留的時間最長,前後近30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QBH3EBiuFnsJQVo-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