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有點意思~
題目很引人:
「別跟北京人比懶,他們懶得跟你比」
哈哈哈,看來北京人的懶真是深入人心了?
其實他們可能忽略了一點是:
「北京人的懶,那真就是懶得理你了」
今兒,我也想勤快一把吧,咱聊聊。
說的不對,您指教。
01
先說北京話,懶?
其實北京話,是囉嗦。
著名相聲大師侯寶林的相聲《戲劇與方言》
裡面就列舉過各地的方言,結論:
最囉嗦的就是北京土話了。
還有相聲大師馬季的《打電話》,
裡面就有一個說話非常囉嗦的北京人了。
有人朋友聽到北京話,說聽不懂?
其實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聽得懂,
因為他們普遍認為這是「普通話」
而他們認為的的「北京話」
就是懶得張嘴發出的「吞音」
有太多被人「玩壞了的北京話」,被這麼念
好玩是好玩,但是您發現了沒有,說:
厲害厲害厲害,「裂裂裂裂」非說三遍,
你好你好你好「尿尿尿尿」,也要說三遍。。。。
這不是「囉嗦」是什麼?
怎麼能說懶呢????
真正的北京人是真講究禮儀,
熟人就愛問:「您吃了嗎?」
這問候上可是最不懶的,
還有溝通上,
您前您後的,用請,勞駕借光兒,
這嘴跟的上的,能是懶?
尤其是您要在在院裡問了鄰居大媽一句:
「您忙吶?!」 得嘞~
大媽興許把一天的「流程」都給您說出來了啊,
上午去早市買了什麼菜,
中午打算做點兒什麼,
下午幾點接孫子。。。。
只要你有耐心搭一句,這話就沒完沒了了。
北京人說話損、貧、罵人都不帶髒字兒,
愛用歇後語,喜歡俏皮話兒,
所以,怎麼可能懶呢?!
小伙子,大姑娘一樣的「用嘴說著」過一整天。
也許他們今天不用太多的「老北京土語」,
但他們樂忠於「罵人不帶髒字兒」的「損」,
事實上,你不能開頭兒,
只要你一開頭兒,這話匣子就打開了 。
來達成他們的交流。
偶爾也會有「土語」來作為一種「懷舊」。
吞音,是因為速度快,因為要說更多的話而已~
02
再說北京的「癱」~
首先吧,
我覺得北京人懶是一種與世無爭的態度,
這時候,身上就不免有一種「橫勁兒」,
我理解這是一種「傲勁兒」,
懶的較真的「傲勁兒」
牛逼是牛逼自己的,傲氣是傲氣自己的。
所以就能隨遇而安,
可能唯一表現在這個「出溜」的坐姿吧。
嗯。說實話,這姿勢。。。真的是舒服,
不瞞您說,辦公室這樣兒坐姿的北京人不在少數,
一看,嘿都出溜著歪那呢!
真的是懶的坐好嗎?其實並不是
主要是懶得裝,更不愛拍馬屁,懶的奉承
懶的表現。。。。。不拘著。
但你能需要幫個忙,
您也放心,
麻利兒地馬上騰的一下子就站起來了,
總聽有人說單位的北京孩子不上進,懶。
有人說:
「對待工作,北京人身上缺乏「愛拼才能贏」的狠勁兒,」
然後又往回找補兒
「但也絕不會馬虎,而是認真又本分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說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
有時聽多了,都不願意辯解了
不辯解了,就當成了默認了?
其實我們這裡總結過辦公室里的北京人:
用「傲上而不欺下,能說但不奉承」最貼切。
只不過北京人的懶,是你別指望我們能拍馬屁,
動動嘴皮子阿諛奉迎。還真沒那閒工夫!
北京人在工作中表現的是
規矩、局氣、本分,
不會為了蠅頭小利機關算盡,
工作也是那麼樂呵,與世無爭。
當北京孩子被擠得到外地幹活
也累會跟孫子一樣!
哪個城市都會有趴窩的!
有些人托關係走後門兒,找了個高收入的,
不是他就一定上進!
被外人這麼說的北京人多了去了!
不圖掙錢圖個自己樂意,
我們不是不能吃苦,
我們只是豁達,不是不思進取!
有本事你回自己的地方試試!
說實話,北京人懶得為了功名利祿迎合鑽營。
您有錢,我佩服!!但不會巴結。
您沒錢,我不會對您傲慢無禮。
只要大家對路子,
那都是能一個桌子上喝酒擼串侃大山的。
對人對事兒懶得算計。
北京人懶得為了小事兒斤斤計較。
兄弟之間,瓷器之間有點兒小摩擦,
一頓酒就能解決。
喝完了,痛快了,大家還是兄弟。
家裡什麼東西再好,自己乾了多大的事兒,
在我們眼裡永遠都是:「嗯,還行吧。」
自己乾的再好,也總說:「湊合,瞎混唄!」
真是幹事的人,都是懶的吹噓。
真要是趕上路上,倆北京爺們兒車給刮上了,
好說,遞上根兒煙:「您哪兒的?」
「怎麼回事兒?忒面了您哪」,這位跟著一笑,
還用得著急赤白臉、臉紅脖子粗嗎?
懶的急了。
老北京家院兒里擺上小桌,
炒上一碟小菜兒,
抓一把花生米,
一手搖著碩大的芭蕉葉的蒲扇,
一手端著二鍋頭抿上一口,
那份悠閒自得的「范兒」,
就算搬到高樓里,住到六環外,
也絕不是混跡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
或高檔會所里能看到的。
什麼東西不看重也不蔑視,
不過分爭搶也不過分捨棄,
您說什麼我都保持自己的風格和節奏。
這是北京人的一種心境,很可貴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