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旭濤:改寫了廣東葡萄種植史的人,陽光玫瑰種植金獎得主

廣東省園藝學會葡萄分會副會長、深圳神農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車旭濤不僅改寫了廣東不能種植葡萄的歷史,而且他種植的陽光玫瑰市場售價達到100元一斤,還多次獲得陽光玫瑰種植金獎。

車旭濤經過多年反覆嘗試、篩選,摸索出一套陽光玫瑰種植技術。他種出的陽光玫瑰達到25~26度的含糖量,果實香味濃郁,每畝種植成本約6萬元,產值超16萬元。

高溫、高濕的廣東歷來沒有栽培葡萄的歷史,除了光照不足、颱風多發等氣候的制約,廣東大部分土地為相對粘重的紅壤,容易板結,偏酸且缺乏鈣、鉀、鎂等元素,會影響葡萄根系生長。

廣東曾經有人多次引進葡萄苗木,但都以失敗告終。直到2012年,車旭濤偶然遇到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的葡萄育種專家徐海英,,「我寄一些葡萄種苗給你們試試吧,說不定能成,但要用設施哦。」在專家的建議下,總經理車旭濤帶領技術總監田晶開始在廣東河源嘗試葡萄種植

車旭濤(右三)與原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晁無疾(右二)在頒獎活動現場

他們最初試種了黑巴拉多、陽光玫瑰、黑色甜菜等將近60個品種,沒想到他們用竹子搭的簡易棚種出來的葡萄當年就有了收穫,「當時感覺最好的就是陽光玫瑰,雖然有點陰陽臉,避光的一面個頭不如受光的一面大,但香氣已經出來了。」時間已經過去7年,田晶提起當年收穫的喜悅,激動之情仍溢於言表。「那時候陽光玫瑰在全國還沒有形成氣候,我們的合伙人抱著葡萄給銀行的VIP客戶一家一家送過去,整個市場就這麼一點一點的打開了。」

第二年,他們就開始正式規模發展。

葡萄能夠在廣東種植,主要依賴於避雨大棚技術的推廣。可以說,車旭濤和田晶在廣東種植葡萄的歷史實際就是避雨大棚技術不斷試驗、不斷改良的一個過程。

深圳神農果業葡萄園裡整齊漂亮的棚架

「我們棚改的比較多,最初採用江浙地區帶搖膜杆的大棚,但後來發現不太適合,我們這一會下雨,一會晴天,還沒來得及搖膜,太陽就出來,馬上就把葉片烤了。」車旭濤告訴記者,在棚的使用方面,他費了很大勁,都是一點一點改過來的。現在他們的避雨大棚不用搖膜了,但棚需要有一定高度,空氣才能流通起來。「越是山坳裡面,棚架的就越高,但也不能太高,得方便工人幹活,一般平棚架高是1.8米,這也是從日本學的技術。人在裡面舒服了,葡萄也舒服了。」

除了避雨大棚,限根栽培技術也是葡萄能在深圳種植成功的一個關鍵。深圳目前的三個葡萄種植基地都在荒山上,當地規定,荒山種植只能推平、填平,不能從外地拉土。有了限根栽培技術,葡萄對種植場地的要求就大大降低,只要光照足、有水源且不澇窪積水,通過局部土壤改良,在山地上、廢棄的礦場、幾年不用的建築上,都可以種植。

葡萄是北方落葉果樹,需要休眠,但在廣東地區不落葉,全年都在生長。車旭濤說,限根栽培技術雖然解決了控水、落葉的問題,但葡萄的睡眠仍然不夠,仍然會有一個發芽整齊度的問題。所以在廣東地區種植葡萄,管理上要比北方細很多,打副梢、摘心都要做的很細,不然就很容易旺長。

2019年6月4日上午,記者在深圳市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海吉星水果批發市場看到,各種禮盒包裝的蘋果、草莓、葡萄、大櫻桃色彩鮮艷、琳琅滿目,當然價格也是不菲:一盒5斤裝的夏黑要120元,一盒5斤裝陽光玫瑰280元,也有8斤裝的陽光玫瑰,要價480元,而這些還只是批發價!

田晶對記者說,「真的沒想到陽光玫瑰異軍突起,很多人像狂歡一樣,一頭就扎進來了。」

在神農果業的葡萄園裡,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給葡萄套袋,「這東西金貴著呢!這可不是一串葡萄啊,這就是一張百元大鈔啊!」


「陽光玫瑰之所以能賣上高價,除了深圳具有區位優勢的原因,品質還是第一位的,精品陽光玫瑰外觀光潔、果面乾淨、明亮無果銹,肉脆,糖度20度左右,香味濃郁。目前陽光玫瑰精品果受到市場追捧,供不應求,消費者到園採摘就銷售一空。」車旭濤建議,陽光玫瑰精品果的畝產量宜控制在2500 斤以下,每穗果不超過1.5 斤。

「我們的工人都採用承包制,產量和優質果率直接影響獎金,最初我們怎麼說控產他們都聽不進去。其實別說工人,以前搞種植,理念我們也有,但還是存在僥倖心理,想讓葡萄產量高一點,產值就能多一點。慢慢我們發現,畝產超過2000斤,葡萄的品質就差了。現在,工人自己也都意識到,不能太多,多了就必須剪掉!」

全國政協副主席、原香港特區政府特首梁振英(左三)參觀車旭濤(左一)的葡萄園

特別是原產於日本的陽光玫瑰,近年雖然在國內多個區域都有種植,但一些葡萄園種出的葡萄玫瑰香味淡、甜度低。車旭濤說,為了讓陽光玫瑰達到25—26度的含糖量、香味濃郁,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控制產量,畝產2000斤的指標是根據深圳每年的有效光照時間等指標計算出來的。

車旭濤希望每穗葡萄的重量在1.2斤至1.5斤之間,粒數在60至80之間,葉果比即每穗葡萄對應的葉片不少於18片。用他的話說,18片葉光合作用的產物才能養出一穗香味、含糖量達標的葡萄,否則就很難產出好吃的葡萄,「很多市場上的葡萄粒大、好看但是不好吃」。而他自己也承認,日本的標準是畝產1500斤,他們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6月6日端午節前一天,夏黑葡萄剛剛成熟,記者看到神農果業葡萄園的工人們已經開始忙著採摘裝箱了。到7月下旬,陽光玫瑰成熟上市,這將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用田晶的話來形容,「別的品種都是陽光玫瑰的配角,陽光玫瑰一上市,別的品種再好吃再便宜也沒人要。」這幾年,陽光玫瑰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明年能占到整個園區的90%。「現在已經不是你來引導消費者了,而是消費者的需求來引導你的種植了。」

車旭濤給記者算了筆帳,在深圳種植葡萄,兩年下來每畝地的大棚、種苗、改土、人工、水肥等方面的成本約6萬元,按照畝產2000斤陽光玫瑰葡萄、每斤80元來計算,兩年每畝產值也超過16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視頻,學習車旭濤老師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技術!)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