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也可以吃的3種海鮮,終於可以解解饞了!(文末附海鮮清單)

2019-12-23   名醫匯

本文轉載來源:風濕閏月說(ID:RunYueHuang)

地球人都知道,痛風患者不能吃海鮮!

然而,最近播出的綜藝欄目《野生廚房》 ,節目中的海鮮大餐,讓人恨不得鑽進電視螢幕里大飽口福,網友調侃:完全喪失抵抗力,像極了大型「真香」現場。

汪涵作為節目中野生家族中的一員,卻因痛風拒吃帶殼類海鮮。

痛風患者與海鮮產品真的要終生絕緣?真的只能天天啃大白菜嗎?

實際上,不是所有海鮮都是高嘌呤,有的海鮮還是可以吃的,今天給大家整理一份痛風、高尿酸也能吃的海鮮清單,趕緊收藏學習起來!

一、選擇嘌呤含量低的海鮮

大部分海鮮都是中到高嘌呤食物,尤以貝殼類(如乾貝、蛤蜊、牡蠣、生蚝等)、海魚類(帶魚、秋刀魚、沙丁魚、三文魚、魷魚)、紫菜為最高,其次為蝦、蟹及河魚類

對於海鮮類食物,痛風發作期間應禁食,間歇期可少量、控制食用,宜搭配蔬菜、新鮮水果,不可配啤酒、果汁。

此外,一些海鮮製品,如海苔、小魚乾、魷魚片、魚丸、蝦丸、魚子醬、蟹黃醬、熏魚等,均要禁食或限食。

特別要避免食用鯡魚、鮭魚、鯖魚、金槍魚、沙丁魚、鳳尾魚、黑線鱈等魚類,貝類則要特別避免蝦和龍蝦。

那... 海鮮就真的一丁點都不能碰嗎?

其實不然,海鮮種類多種多樣,可不僅只有螃蟹魚蝦,因此也不是所有的海鮮都屬於高嘌呤食物。

3種痛風患者可以吃的低嘌呤海鮮

不賣關子了,直接告訴大家,海鮮中也有特例,這三種低嘌呤食物痛風患者可以吃。

  • 海參:含嘌呤極低,還能降 低「三高」,補腎虛;
  • 海蜇皮:低嘌呤,低熱量,還有降血壓作用;
  • 鱖魚:低嘌呤的河魚;

二、在病情穩定時,可限量進食

「忌食海鮮」曾被痛風患者奉為鐵律,然而這一觀點已經過時。

「海鮮食品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膽固醇的含量卻不比一般食品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海鮮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後者可能對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而痛風患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

因此,痛風患者不應一概而論地忌食海鮮,而應根據不同海鮮嘌呤含量,以及自身情況而定,忌食嘌呤含量高的海鮮,而適當進食低/中嘌呤類的海鮮。

若患者處於痛風急性發作期,關節腫痛明顯,此時即使是中等嘌呤含量的海鮮也應該禁食。

若無急性痛風發作,那就需根據血尿酸水平而定是否能進食海鮮。

若血尿酸明顯高於正常值,達五六百以上,即使無關節腫痛,也不能進食中等嘌呤含量的海鮮。

若血尿酸控制較好,則可以限量進食,一般來說建議每周進食一次,每次100g左右。

黃閏月大夫提醒,對於嚴格限制海鮮的患者應當注意補充其他種類的優質蛋白,尤其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注意補充不飽和脂肪酸。

三、海鮮烹飪方式儘可能簡單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海鮮的烹飪方式要儘可能簡單,如以蒸、煮為主,不要煎炸燒烤,一方面可保證營養物質不被完全破壞,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因煎炸燒烤等烹飪方式所帶來的過量鹽份、油脂的攝入。

四、多喝水,不喝湯,不搭配啤酒

「多喝白開水」是每一個痛風人的必備...(別嫌煩,就說大實話)

痛風患者尤其要禁喝啤酒,也要避免酒精飲料和葡萄酒,特別禁止在飢餓後同時大量飲酒和進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

五、多吃蔬菜,少吃飯

多吃菜有利於減少嘌呤攝入量,增加維生素c和纖維素,少吃飯有利於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最後,整理了一份蝦兵蟹將的嘌呤表,幫助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朋友們解饞。

最後囉嗦一句,必須在痛風控制合理、尿酸穩定達標的情況下,才能少量食用海鮮。否則,嘴上「痛快」一場,關節可能真的要「痛風」一場了。

「蝦兵蟹將」哪些可以吃?

本文轉載來源:風濕閏月說(ID:RunYueHuang)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關注【名醫匯】,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名醫匯,讓就醫問診更輕鬆。

——馬上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