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先飛!阿里一個千億IPO來了

2023-09-27     德林社

原標題:菜鳥先飛!阿里一個千億IPO來了

文 | 金衛

9月26日,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簡稱「菜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

菜鳥先飛,有望成為阿里「1+6+N」 組織變革以來,六大業務集團中首家獨立上市的公司。

得益於菜鳥網絡的建立,2023年財年,菜鳥的跨境包裹總量超過15億件,並服務超過10萬個商家及品牌。財務方面,菜鳥2023財年的總收入為778億,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21%,2023財年經調整凈利潤超過28億元人民幣。

據市場報道,菜鳥估值已超過200億美元。目前阿里集團持有菜鳥69.54%的股份,分拆完成後,阿里將繼續持有菜鳥50%以上的股份,菜鳥仍為阿里的子公司。

若菜鳥上市成功,將成為阿里的一個千億市值的IPO企業。

菜鳥驛站超17萬個

招股書顯示,菜鳥由阿里巴巴集團及其他合作夥伴於2013年創立,以滿足阿里巴巴集團的電商平台上買賣雙方對物流服務不斷增長、不斷變化的需求。

目前,菜鳥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具有端到端物流能力的智慧物流網絡,並提供一系列創新物流解決方案,主要為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商家和品牌、電商平台以及消費者提供服務。

根據灼識諮詢,菜鳥是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也是國內物流服務的領導者,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具有端到端物流能力的智慧物流網絡。按2022年包裹量計,菜鳥是全球第一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並擁有就地理覆蓋範圍而言全球最大的物流網絡之一。

菜鳥通過菜鳥驛站、菜鳥App建立起了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截至2023年6月30日,菜鳥驛站超過17萬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個月,菜鳥驛站日均處理超過8000萬個包裹;菜鳥的末端網絡覆蓋全國99.7%的城市和99.4%的縣區。

菜鳥於中國國內的配送由逾4400個網點支撐。此外,截至2023年3月31日,菜鳥已經部署了800多輛電動配送無人車「小蠻驢」,2023年財政年度,菜鳥在中國通過「小蠻驢」配送了超過1000萬件包裹。

另外,菜鳥已經從最初的技術平台成長為一張全球智慧物流網絡,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網絡遍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

在戰略位置上直接建設和運營一批關鍵性設施,包括2個綜合電商物流樞紐(e-Hub)、1100多個總面積約1650萬平方米的倉庫,並在全球有380多個物流分撥中心和170000個驛站。其中直接用於跨境物流的倉庫面積就達約300萬平方米,為全球第一。

2024財年一季度盈利2.88億

招股書顯示,菜鳥的收入主要來自國際物流服務,包括跨境快遞、國際供應鏈及少量海外本地物流服務;以及國內物流服務,包括供應鏈及質量快遞服務。同時,菜鳥亦自物流科技及其他服務產生收入。

客戶方面,菜鳥的客戶主要包括中國及全球各地的商家及品牌、電商平台、消費者及物流公司,來自菜鳥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在33%左右,而最大客戶的則是阿里巴巴集團,各期收入分別占各期間總收入的29.2%、30.8%、28.2%及29.7%。

財務方面,根據招股書,2021財年~2023財年(截至3月31日的年度)菜鳥營收分別為527.33億、668.67億元、778億元;同期錄得凈虧損分別為20.15億元、22.86億元和28.0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0.5%、10.7%和10.5%。

2024財年一季度(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菜鳥營收231.64億元,增長33.6%,同期錄得凈利潤2.88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按菜鳥解釋,主要因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外匯匯率波動的影響。

菜鳥的全球化布局

2023年3月,阿里啟動了24年以來最大的改革,俗稱 「1+6+N」組織變革, 「1」是阿里巴巴集團,「6」是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阿里的六大板塊業務。

今年6月,蔡崇信首次以菜鳥集團董事長身份蔡崇信出現在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的電子螢幕上,他在致辭中透露,未來將從三大方面支持菜鳥發展,其中全球化是菜鳥的重要方面,「菜鳥會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

作為阿里老將,蔡崇信回歸之後的第一槍就是重注菜鳥,並為菜鳥擬定了全球化的戰略方向,表示將以「每年1-2個國家的節奏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

招股書顯示:2021財年~2023財年,菜鳥國際物流包裹量從13.81億增長至15.19億,國內物流已履約的物流訂單量從11.16億增長至23.11億。

另外,2024財年一季度國際物流包裹量為4.39億,同比增長26.5%,國內物流已履約的物流訂單量為7.36億,同比增長35%。

菜鳥的國際物流速度在加快。除了菜鳥的國際化,阿里正在構建全球化的商業網絡。今年9月12日,阿里巴巴CEO吳泳銘在全員信中表示將加大對全球化的商業網絡業務的戰略性投入,「阿里不僅自己出海,更要通過構建一張全球化的商業網絡,協助更多中國以及全球中小企業在世界拓展商機。」

融資方面,菜鳥最初由阿里發起,銀泰集團、申通、中通、圓通、韻達也是發起股東。菜鳥成立以來共獲得過三次融資,其中,第一輪融資是2016年3月,融資100億,阿里出資41.9億,銀泰集團出資32億,圓通和中通分別出資1億;第二輪融資是2017年9月,募資60億,阿里出資53.2億,圓通、中通、韻達、淡馬錫等也參與投資;第三輪融資是2019年11月,募資150億,其中,阿里出資為122.83億。

股權結構上,此次IPO前,阿里巴巴持有菜鳥約69.54%的股份,沈國軍持股為13.88%,中通持股為0.99%,圓通持股為0.9%,申通、韻達分別持股為0.74%。當前,菜鳥還是申通最大單一股東,持有25%股權。

菜鳥表示,本次IPO募集資金,預計將用於進一步發展國際物流能力及網絡;進一步發展國內物流能力及網絡;研發及技術創新;及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極兔速遞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文件,公司計劃募集5億至10億美元。8月21日,順豐控股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這意味著幾大快遞龍頭將會師港股。

對菜鳥IPO的情況,我們將進一步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0e53f4e9ef84615f9239d24118e0e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