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科普比預報長,預報比科普短。未來一段時間,這種模式將或持續、或不定期出現。所以,作為合格的粉絲兒,你們要儘快習慣。其實就是沒啥天氣寫啦。
part1:預報
氣溫飽含「熱情」
升溫!升溫!夏天在招手
如果說今明天還是小碎步升溫,那麼27日後,中東部則是大踏步升溫。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眼看著最高氣溫預報圖被熱得越來越「紅」。
氣溫大面積「摸高」,29日左右華北、黃淮一帶氣溫30℃的區域將連成片。往年4月底到5月初,也正是華北迅速變熱的時候。
乾燥!乾燥!防火別大意
風不會停,北方大風還要再吹三天……西北、華北、東北、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陣風仍可達6~7級。
今天14時全國濕度一覽。圖by中央氣象台
風多雨少,空氣乾燥,除了皮膚干到掉皮、過敏等身體不適症狀外,這種天氣也易誘發火情,防範起來千萬不要大意。
下雨!下雨!地質災害要注意
南方陰雨天氣減退,除了西南一帶,其餘地區逐漸轉為晴好天氣,且降雨間歇期將持續到4月底,不少地方小夥伴開始了晾曬計劃。
溫馨提示:晾曬要趁早,不然被子可能會「長草」…
不過,雲南的雨卻停不下來,未來三天仍有小到中雨,多地有大雨。降水多對於緩和當地乾旱有力,但也要警惕強對流以及過多降水在山區可能導致的地質災害。
part2:科普
「神奇」的圓圈背後竟隱藏這麼多秘密?
天星兒要說的神奇的圓圈就是——日暈。
今天全國多地絕美日暈現身,#日暈#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第二,足以看出小伙們好奇心有多強烈。
廈門日暈仿佛巨大的摩天輪。
圖by網友@失憶的時光少女和@那時候我怎麼會放你走的
天星兒整理了思路,並ask了專業的首席氣象分析師,多角度、多維度分析了這個神奇的圓圈。
「愛的魔力是轉圈圈,想你想到……」咳咳,打錯了,重來。正經的科普來了~
日暈是如何產生的?高空中出現大面積捲雲,當日光透過稀薄的雲時,雲中冰晶折射和反射形成的,簡單來說就是大氣光學現象。
產生需要哪些條件?以太陽為中心的巨大白色環狀光暈高掛天空,一般都會在晴天出現,所以晴天、水汽、捲雲是日暈形成的必要條件。日暈持續時間短,能看到此等絕美景觀的小夥伴都是幸運兒。
「日暈三更雨」結論准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有「日暈三更雨」的說法,但日暈出現只代表天氣發生變化,如短時雲量增多,但並不意味著風雨必然到來。以後再看到這個結論,就不要太當真啦,要以當天具體預報為準。
22°暈 、9°暈都是啥?我們通常看到的都是22°日暈,是由六角柱狀冰晶構成的捲雲產生的光學現象;而當捲雲主要由六角錐狀或鑽石狀構成時,就形成了9°的不一樣的暈。
圖by@上海市天氣和網友@-小板凳圓丁
日暈「家族」龐大,最容易傻傻分不清。要知道,日暈除了美麗的環形外,有時還會呈現弧狀、光點狀,甚至是多彩的樣子。而這就主要取決冰晶的形狀、大小、排列方式以及光的入射角度。如:幻日、幻日光環、環天頂弧、環地平弧等。「多日」的學名叫做「幻日」;「白虹貫日」指的是幻日光環;而下圖這種「天空的微笑」則被稱為「環天頂弧」;燃燒的雲彩則是「環地平弧」。
圖by@上海市天氣
日暈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而我們探索著奇觀背後真理的目光,同樣熠熠生輝,同樣美麗動人。另外,日暈雖好看,但陽光刺眼,看的時候最好不要直視,找個有利位置或者物品遮擋下。
最後,友情提醒各位小夥伴,明天是工作日。
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下周將迎升溫高潮 這裡氣溫要衝30℃
太太太太太暖了!地圖熱到發紅 但_____除外
颱風?廣東降溫?下雪?冷鍋?你想知道的答案在裡面
秦嶺,關係中國南北氣候的山!
寫了超2000字都不點,你們將失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