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古厝是指在閩南一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裡,「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今天,閩南大地上數百座紅磚厝建築,為我們開著一扇扇充滿溫暖而疏遠記憶的大門。
閩南古厝
閩南民居從建築形式的角度說,並沒有一種極張揚的、類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磚石牆的裝飾及美化上卻有著較為特殊的表現。
從審美的角度看,閩南的紅磚牆反映著其地域的風格特性,形成了所謂的閩南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雖然我們現在已無法追溯其產生的淵源,但我們從整個中國建築史了解所知,閩南民居特別是磚石混砌和牆面的裝飾及色彩紋樣在中國建築史上有它獨特之處,因而有學者認為這個區域的民居是屬於「紅磚文化區」。
閩南古厝特色
建造技藝:
1、勒腳(包括角碑石礎),閩南民居勒腳多用白石和青石來作為裝飾,圖案圖像大部分是虎腳造型,麒麟,喜鵲,馬踏祥雲,獅子戲球,也有吉祥文字之類。
2、牆身(包括山牆、腰線、窗)。牆身最具特色,山牆也是泥塑作淺浮雕呈對稱式,腰線有紅磚、有白石、有青石影雕。窗的種類繁多,有磚構窗、石構窗、瓷構窗、木構窗等。磚構窗、瓷構窗特點在於本身獨立形成一個整體圖案。石構窗的窗柱常以一種圓雕形式出現,雕有動物花卉,如果是鏤花窗,常見戲曲人物。
3、檐邊,一般都是浮雕形式,用泥塑彩繪,多山水人物,有故事情節。
閩南古厝牆飾
閩南牆飾細部形象方面有樓台人物、巾幗人物、吉壽文字、海棠花、相思樹等,這些圖象都有它本身的一些象徵和隱喻意義,如六角龜喻長壽,八角喻吉祥,圓形喻圓滿,錢紋喻財富,蓮花喻清白,石榴喻碩果纍纍,蝙蝠喻福壽,蝴蝶喻美好,這都寄託一些美好的願望。
閩南古厝·色彩艷麗
閩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轄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晉江、石獅、南靖、平和、雲霄、詔安、東山、漳浦、龍海、華安、長泰等地。各地古厝總體相似,但部分細節不盡相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oyFBW8BMH2_cNUgUO6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