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 Twombly 賽·托姆布雷 | 寶麗來

2020-07-26   圖像與眼睛

原標題:Cy Twombly 賽·托姆布雷 | 寶麗來

在我看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取代過去。一個只會添加一個新連結。

— Cy Twombly

Cy Twombly (1928–2011)

.

托姆布雷(Twombly)於1928年出生於維吉尼亞州的列剋星敦,曾在波士頓和紐約學習藝術,然後於1950年代初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黑山學院學習。他的作品很快偏離了美國戰後抽象的宗旨。儘管該時期的流行趨勢(例如波普藝術)試圖完全放棄歷史敘事,但托姆布雷將他的注意力轉向了古代,古典和現代詩歌

1950年代後期他移居義大利,並一直住了下去,把這片風光如畫的土地當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那裡他創作了色彩豐富的圖解作品,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托姆布雷繼續在各個地方工作,包括羅馬,列剋星敦以及他在義大利加埃塔的最後住所,在他的素描,拼貼畫,照片和水彩畫中,地方,風景和自然形態變得尤為突出。托姆布雷而言,詩意和理性並不相互排斥。拼貼畫於1959年短暫地與他交涉,然後在1971年開始定期出現,成為達姆主義者及其後裔(如勞森伯格和約翰斯)的盟友。日常生活中的視覺信息(旅行明信片,繪畫作品的複製品,科學插圖,個人繪畫等)進入了他的作品,成為探索結構和意義的潛力。1988年獲日本皇家世界文化獎,這是日本最為崇高和尊貴的藝術獎項。1995年,Cy Twombly畫廊在休斯敦的梅尼爾收藏博物館(Menil Collection)對面開業。該畫廊是由Menil,Dia基金會和Twombly本人組成的合作夥伴,是1953年2004年間創作的許多重要作品的永久住所。2001年,收穫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2010年,托姆布雷曾受邀為羅浮宮創作壁畫,成為1950年繼喬治·布拉克之後,首位為羅浮宮創作永久藏品的當代藝術家。

2011年7月5日,賽·托姆布雷在羅馬因癌症去世,享年83歲。據法國的蘭伯特畫廊代理人透露,托姆布雷希望他被安葬在羅馬「這個他鐘愛了50年的地方」。

.

從學生時代起,托姆布雷(Twombly)還通過照片捕捉了他的日常生活,卻直到晚年才公開這些相片。他記錄了維吉尼亞州和義大利海岸的翠綠景觀;古建築和雕塑的特寫細節;工作室內飾;和物體和花朵的靜物。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他使用專業的複印機在啞光紙上放大了寶麗來圖像,從而產生了細微的失真,近似於他的繪畫和雕塑的永恆品質。值得關注的是他拍攝的主體多以室內景物為主,尤其愛拍攝花卉,當然這與他自八九十年代起便對花卉繪畫產生興趣的藝術創作道路有所聯繫。他的攝影作品直到1993年10月才首次在紐約Matthew Marks畫廊展出,才被更多人所知,編輯成冊出版。

繪畫若是他創作的主調,攝影像復調一樣一直伴隨曲終。

「我想我自己是一個浪漫的象徵主義者」。

Laratt-Smith曾在他的論文中這樣評價Twombly:「愛與死亡,藝術與美,這些宏大的主題是他創作的核心。而他那獨一無二的藝術視角,賦予了他的作品一種高度的獨創性。

我從不將繪畫和文學分割開來,因為我常用做參考...我喜歡詩,我從中發現凝練的語句...我最喜歡引用里爾克的詩,因為他的敘事性,他討論事物的本質。我總尋找發現詩句...它們影響著畫面,它們給與有力的強調。

— Cy Twombly

輪值主編: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