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刷流水」亟須一場專項打假

2019-08-08     天一電文

近日,「喬碧蘿事件」引發直播界和公眾廣泛關注。鬥魚主播「喬碧蘿殿下」在一次連麥過程中,因為「操作失誤」導致真實容貌暴露,原本展示的「蘿莉」臉和少女外形瞬間變成「58歲婦女」。鬥魚聲稱,該事件系主播自主策劃、刻意炒作,將永久封停其直播間


「相比喬碧蘿是如何走紅的,大家更關心粉絲打賞的錢去哪裡了」。某主播自爆2017年直播火熱時,他的直播間5個月內產生了500多萬元的打賞,但只有5萬是真的,其餘都是經紀公司自己刷出來的。




原來「土豪」刷大禮,全拼的演技。5個月,500多萬元的打賞流水,只有五六萬元是真的——這「含水量」跟海洋里的水母差不多了。所以,大家都弄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什麼直播間出手闊綽的土豪們總顯得視金錢如糞土一樣,三五千塊錢的「城堡」「火箭」就跟點贊一樣瘋狂刷起來,原來這錢真不是從自己口袋裡掏的,不過是來回點鈔給圍觀者並藉此煽情的「公司道具」。


說得更直白點,這些多金的「土豪人設」,就跟電商APP里泛濫成災的好評刷單一樣,就是一種誘人上當、催人入坑的氛圍。一方面,它給眾多圍觀的粉絲製造了一種「這個主播有土豪捧著」的錯覺效應,放大從眾心理,慫恿和跟風刷禮物;另一方面,跟主播合夥兒唱雙簧,甚至安排兩個假土豪互斗,製造泡沫繁榮,污染行業數據行徑。



金光閃閃的直播間背後,是相對骨感的現實:今年初,有高校發布的網絡直播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網絡主播收入水平一般,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網絡主播占比68.3%,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網絡主播只占12.6%。除少數主播將網絡直播作為一種正式職業外,絕大多數人將直播作為兼職。


 唱戲般的作假、史詩級的套路,且不談主播的薪資水平,此般行業亂象,跟傳統的皮包公司有何二異呢?弄虛作假、坑蒙拐騙,「刷流水」的直播間,跟某些電視台午夜檔的「廣告表演藝術家」一樣,乾的都是以「人傻錢多速來」蠱惑人的勾當。

當然也有多才多藝的主播存在,我們不抨擊任何展示才藝帶給大家帶來社會正能量和歡聲笑語的主播,只抵制那些惡俗氣息濃重敗壞社會風氣的烏合之眾!


直播平台上這種「刷流水」行為,從情理上說,是在把民眾當猴子耍。已經與企業社會道德和價值觀背道而馳。平台與經紀公司勾結、經紀公司與主播搭戲,對於監管部門來說,按照流水單順藤摸瓜便是,關鍵是,誰來測謊、誰來執罰?

打賞「流水」造假,發現一起關停一家——「喬碧蘿事件」之後,不妨來點雷霆的專項治理,治治這個領域的魑魅魍魎!還我們一個更純粹更加正能量的直播間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kwAdWwBvvf6VcSZnc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