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疫期社區民生保障最後一公里

2020-03-20   漢新聞

3月20日,武漢市總工會攜手湖北省當代公益基金會向青山區17個社區捐贈20輛電動三輪車,助力打通社區民生保障的最後一公里。捐贈儀式在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舉行。

抗疫期間,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青雅居、青康居等17個社區,是武漢市總工會黨員幹部下沉的小區,市總工會的黨員幹部全力以赴當好居民的生活服務員、政策宣講員和健康調查員,他們用辛勤和汗水踐初心、擔使命。

「使命是光榮的,任務也是艱巨的。我們每名黨員幹部負責上千戶居民的生活物資供應,全靠大家肩挑背馱,有的黨員幹部送一趟物資,全身掛著十幾個袋子,送到居民家裡時衣服都汗濕了,確實很辛苦,如果能有三輪車解決從小區門口到樓棟之間的運輸,就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就有更多的精力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武漢市總工會副主席、人福醫藥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蓋松梅等工會幹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當了解到湖北省當代公益基金會在抗疫期間熱心關愛老人、幫助留守在武漢的外地人,積極開展各項愛心捐贈活動的事跡後,武漢市總工會的幹部就聯繫到了當代公益基金會的負責人,向他們反映了社區面臨的困難,希望能為社區援助一批電動三輪車。當代公益基金會很快給了答覆,願意儘快為青山區的17個社區捐贈20台電動三輪車。

短短兩天時間,當代公益基金會和新欣慈善基金會就完成了電動三輪車的採購洽談、協議簽訂和物流運輸等一系列的工作,第一時間將電動三輪車運送到社區,並立即投入使用,打通了小區和樓棟之間物資運輸的最後一公里。

當代公益基金會的負責人封雨表示:「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困難面前搭把手,我們就能共渡難關。當接到市總工會幹部的電話後,我們深刻體會到下沉社區幹部的艱辛,第一時間就聯繫了三輪車生產廠家進行採購,並要求廠家一是要保證車的質量,在疫情結束後仍能服務社區;二是要保證效率,車要儘快到社區投入使用。下一步,我們還將向醫院提供防護物資,持續關注困難群體,大力開展康復關懷與疫後心理重建相關工作。」

截至目前,湖北省當代公益基金會聯合欣鑫慈善、人福醫藥、天風證券等愛心夥伴單位已將261020隻口罩、22380副護目鏡、216900頂帽子、134400雙鞋套、586000雙手套、60932件防護服、500桶次氯酸鈉濃縮液、1358瓶免洗洗手液、3000桶過氧乙酸消毒液、1600桶84消毒液、12000個防護面罩等防護物資陸續送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等76家一線防疫單位。

責編:劉艷平

記者:黃鵬 陳哲峰

通訊員:陳鵬 陳德禮

圖片:陳德禮

編輯: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