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為落實黨政機關延時辦工作要求,5月1日,市民之家武漢公安窗口對外辦公,市民可辦理相關業務。市民之家公安窗口首席代表雷驥表示,武漢公安窗口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服務群眾不打烊,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市民提供服務。據統計,自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公安通過線上線下共辦理各類證照4.3萬餘件,回復諮詢4.1萬餘次,進一步把武漢公安服務復工復產便民利企15條措施落到實處。
民警客服線上為市民排憂解難
3月19日,85395115諮詢熱線接到了中部戰區總醫院軍人劉先生來電,劉先生將於3月底轉業,急需在轉業前辦理妻子落戶手續,因疫情防控無法出門導致延誤,想諮詢如果辦理。同時,海軍工程大學政治處有17名即將轉業的軍人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他們的配偶急需辦理隨遷落戶業務。經行政審批處民警詳細告知了需要準備的材料及辦理流程,並多方協調,由治安支隊成立專班,組織窗口民警在下社區開展防疫工作的間隙加班加點,與待辦事人員預約時間進行集中資料預審,逐人仔細檢查資料。最終,他們分三批集中辦理了落戶手續。
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熱線接到最多的就是群眾在特殊時期關於各類證照「怎麼辦」的問題。行政審批處客服中心民警、輔警全員上陣,實行戰時值班制度,整合諮詢專線、政務熱線、微信公眾號等現有諮詢服務渠道,回復市民關於延期辦、超期辦、網上辦、自助辦、上門辦、預約辦等辦事諮詢和政策解讀,通過「發現、督查、解決、反饋」實現了問題處置閉環。
「網上辦」成功穿越千里之外
最近,家住江蘇常州市的張女士通過快遞收到了自己的落戶准遷證。「我從遞交申請到網上審批,到最後收到武漢警方提供的落戶准遷證,只用了兩天時間,武漢大學生落戶原來真的很方便。」張女士說。
原來張女士通過網上應聘取得武漢一家大型公司的就業崗位,期待在到達武漢之前辦理好落戶武漢手續。她從網上了解到疫情期間大學生網上落戶相關政策後,通過「武漢公安雲端窗口」提交了大學生落戶申請,並選擇郵寄方式將證件送達江蘇常州老家。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第一時間對材料進行審核,當日辦結相關手續,並寄出准遷證,2日後即送達到張女士手中。
疫情期間,武漢公安大力推行全程網上辦理。通過再造網辦流程、提升服務效能、保障系統穩定,讓群眾「多走網路,少走馬路」,自武漢解封以來,已零差錯辦理群眾網辦申請5300餘件。
提前預約全程辦理無接觸
疫情防控期間辦理業務,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人員聚集和密切接觸可能帶來的潛在安全問題。市民陳先生因身份證到期急需換證使用,通過網上預約後,按照指定時間到市民之家,通過無人警局身份證自助設備,拍照、錄指紋、繳費,不到五分鐘後就辦理完成,窗口引導人員告知其可下載安裝「證照卡包」APP,證件到達後APP會第一時間推送領證消息,可到「警務蜂巢」自助領取。陳先生收到證件送達信息後,即刻前往「警務蜂巢」,通過掃碼核驗人像信息,自助領取到了身份證。
「這個功能確實很讓人安心,既省去了窗口排隊時間,又實現全程無接觸辦事,就算以後沒有疫情了辦業務我還會繼續使用。」陳先生說。
市民之家公安窗口首席代表雷驥表示,我們將「警務蜂巢」統一運用到市民之家公安窗口,通過證件統一分發、用戶實名取件,讓市民安全高效的非接觸式的自助取證。同時引導來辦理業務的市民預約分時窗口辦,讓現場群眾現場有序分流,既保證了井然有序,又做到了嚴格防控。
最後,武漢市公安局行政審批處提示市民:近期急需辦理公安業務儘量選擇武漢公安雲端窗口和湖北省政務服務網平台網上辦理,如需到窗口辦理,請詳細了解所需資料,避免重複跑路增加出行風險,可通過武漢公安微信公眾號在線諮詢。
責編:劉艷萍
記者:李永傑
通訊員:徐飛 鄭楊
編輯: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