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聲悠揚,傳遞幸福---沙頭街道上沙社區民生微實事"傳統樂器進社區"陶笛學習項目圓滿結束
今日快訊: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人們更多地追求精神文明的富有,以豐富社區文化為導向的傳統樂器--陶笛進社區,有效豐富了我們的社區文化生活,成為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路徑。2019年8月至9月間,沙頭街道上沙社區黨委委託深圳市博雅陶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傳統樂器進社區"親子傳統樂器陶笛的學習,活動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此次"傳統樂器進社區"活動,黨委書記王書記非常重視,再次強調活動要有質量與效果,要讓家長與孩子們滿意。以中國傳統樂器陶笛為媒,承載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用音樂擔當社會責任,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共同理念。通過學習陶笛,音樂開展青少年課外藝術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領悟能力,鍛鍊意志,培養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起到提高團結協作能力,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的作用。同時對增強社區文化氛圍,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了一份力量。通過組織家長和小朋友互動中完成陶笛音樂的學習,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從而有效的提升幸福感。
圖為社區領導在開幕式上隆重的講話,從強調學習的目的對學習的要求嚴肅而活潑,充滿了情懷。
任課的喻老師向同學們展示各種造型陶笛,介紹與演示陶笛的演奏技巧
此次的陶笛課程,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受到了社區領導、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該項目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特長,而且可以鍛鍊手指心肺功能,在陶冶情操的基礎之上,能夠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通過共同完成學習內容讓彼此的精神紐帶更加緊密。以此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倡導正能量,倡導社會和諧,推進社會雙文明建設。
陶笛源自中國七千年前的古塤,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學習陶笛對於了解中華民族的音樂史,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特別它是一種可攜式的吹管樂器,形狀各異,大小不同,因外形、大小、材料的不同,音色也不同,被譽為"貼身音樂寶貝"。對於推廣音樂的學習和薰陶起到了極佳的效果,短暫而愉快的培訓結束了,學生們在和家長的互動中收穫了滿滿的幸福並享受了音樂的薰陶。
家長和孩子互相學習,氣氛十分融洽。
家長帶著孩子們爭先恐後上台展示學習成果,充滿開心與收穫的一刻。
這位小朋友專注而認真練習的場景,深深地感染著大家。
學習熱情極其高漲,孩子與父母的互動增進了感情,加強互相學習音樂的過程,起到了極佳的社會效果
本次陶笛音樂學習活動,得到了社區領導、家長及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通過此次"傳統樂器進社區"活動的開展,豐富和提升了小朋友們對暑期生活的利用,學到了陶笛音樂的基本知識和表演,提升了音樂文化知識的素養,特別是與家長的互動增進了孩子們與父母的感情。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樂器陶笛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是對自身文化修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