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影響嗎?別拿孩子小當藉口,謬論

2019-12-17   教育思呈說a


本文/思呈老師(原創)

家庭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成長的搖籃,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好,必定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很多家庭會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父母吵架的時候,孩子會出現戰戰兢兢膽小的樣子。很多時候父母的溝通方式不當,在孩子面前看似是大吵了一架。吵著吵著父母之間也許解決了問題,可在孩子心中會留下一定的陰影。父母之間的爭吵對孩子來說,即使沒有當時表現出來,也一定會留下滯後性的問題。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這可能需要孩子用一生的時間去治癒。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去爭吵,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動手打架。

鄰居家的孩子見了人總是不喜歡和人打招呼,而且總喜歡躲在角落裡,如果行人比較多的時候,孩子就會貼著牆角慢慢的向前走。很少看見會和人來往,在學校里孩子也總是喜歡自己在旁邊獨處。甚至有的時候自己逃學,也問不出是什麼原因。在家裡也總是顯得非常安靜,在房間內不出門,在一次偶然的事件當中,父母才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對孩子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一天下午上課的時候,孩子突然用刀割了自己的手指,老師和同學都嚇壞了,把孩子送到了醫院,隨即通知了父母。之後老師描述了孩子在學校里的行為舉止,總是顯得膽小懦弱,而且和人交往的時候也總是很懦弱,性格非常內向,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其背後環境不可避免的因素。當了解到這些事情以後,孩子的父母才去反思,原來他們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孩子認為這樣的生活環境對她來說,非常難忍,甚至給她的心靈帶來了很大的傷害,總認為和別人相處時低人一等,不敢正視和別人相處,以及不願意交朋友。這樣的想法在孩子心中越來越嚴重。所以,孩子才會做出及其偏離正常的事情。

一個不好的生活環境會給孩子帶來極易受傷的心理。創傷。而很多創傷會伴隨著孩子很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他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人,如果父母的關係處理不當則會影響著孩子的發展。這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想要逃離,甚至有驗血等不好的習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這對孩子未來的生活選擇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產生了哪些負面影響?

第一,嬰兒期。

很多父母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聽不懂父母說什麼,更不知道要表達的是什麼,所以,當著孩子的面不管不顧,也會大聲爭吵,其實這階段孩子已經開始感知外面的社會,當聽到父母強烈的爭吵聲是孩子第一反應是身體變得僵硬,神經開始萎縮,學會慢慢的自我保護。在幼兒時期,如果受到了父母強烈的爭吵聲,對孩子來說無疑增加了外界的刺激。勢必對孩子的聽覺和視覺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很多時候會對孩子產生感覺性格失調等情況。所以,不要忽視了嬰兒期的孩子成長,更不要把它當作什麼都不懂。

第二,幼兒期。

幼兒期的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認知水平比較低,不能夠判斷出父母吵架的原因是什麼,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在他的內心更不知道誰好誰壞。而父母對他來說都是最親近的人,如果經常看到父母吵架會給孩子內心造成恐懼心理。還有很多孩子會因認為因為自己而引起的父母吵架,於是自己會變得懦弱膽小,產生自卑的心理。吵架對孩子來說已經是一種重創,如果父母還會在吵架時大打出手,這會給孩子造成極度的不安全感。自然在與人相處時,孩子會害怕與人交往。參與社會活動的慾望比較低,即使在同齡人當中孩子會顯得比較木訥,不喜歡與人接觸心智和行為的發育都會比較遲緩。

第三,兒童期。

對於兒童期的孩子來說,認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這階段的孩子會有盲目的自尊心。不喜歡別人來指責自己的不完美,比如父母吵架,離婚對孩子來說都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雖然這階段的孩子年齡比較小,但總是顯示出心事重重的樣子。父母的大吵大鬧,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在人前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由此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精神。也會讓孩子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成就感。由此讓孩子的人生進入了惡性循環。

第四,影響了孩子的為人處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影響是最大的,如果父母總是有爭吵來解決問題。孩子也會用吵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強的。只會讓孩子認為吵架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更是能夠化解矛盾的一種方法。比如摔東西,都可能是孩子很容易學會的。並且會在他的內心認為這是社交當中能夠用來表達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在社交當中必定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

人與人的接觸當中出現摩擦是很正常的,在一個家庭當中出現矛盾,需要去化解,並不是要去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父母在孩子面前更應該做好表率。為了不給孩子造成影響,夫妻之間要學會去化解吵架帶來的傷害。

在孩子的面前,如何處理吵架問題?

第一,不要在孩子面吵架。

發生矛盾是避免不了的,不管在家庭當中,還是在生活當中,總是會因為一些事情有不一樣的聲音,當發生矛盾的時候,應該在孩子面前學會儘量控制。有什麼問題一定要避開孩子再進行溝通,在孩子面前切忌冷戰,不要認為孩子體會不到,這會給孩子內心帶來更大的心理傷害,孩子也會變得不知所措,甚至會以為是自己的因素造成父母的不和諧,長期以往很容易讓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

第二,安撫孩子。

父母也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如果在孩子面前發了很大的脾氣,一定要學會去安撫受驚嚇的孩子,鼓勵孩子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害怕是因為什麼?害怕的是聲音,還是害怕的是父母的表情?還是害怕父母要分開?很多時候父母的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許只是簡單的一個擁抱,就可以傳遞出父母對孩子的愛,同時保障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他,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放安心。

第三,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當父母出現矛盾的時候,如果恰巧被孩子遇到了,那麼一定要當著孩子的面去和好,把問題說清楚,誤會解除了父母之間。表現出正常的恩愛,讓孩子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對孩子以寬慰,這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一家人都是相親相愛的。

第四,給孩子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不論言行舉止還是為人處世,一言一行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樣,所以,在吵架時不要口不擇言,如果有過失的時候也要學會勇於承認錯誤,不要敷衍自己的錯誤行為,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去辯解。

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夠養育出幸福的孩子。家庭是溫馨的港灣,父母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經常發脾氣,這才能夠讓孩子的成長越來越健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兒童教育,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到大家。有相關育兒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