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奶業協會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共同發布《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建議老年人每天補充奶及奶製品,早餐宜有1杯奶。同時建議多喝低脂奶及其製品,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代謝性疾病的老年人,宜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
這裡簡要介紹《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核心內容如下:
成人每天應攝入300g液態奶或相當於300g液態奶蛋白質含量的其他奶製品,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選擇零乳糖或低乳糖奶製品。
某些特殊人群可適當增加奶及奶製品攝入量,如孕中晚期及哺乳期婦女每天應當攝入500g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2-5歲兒童每天應當攝入350-500g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學齡兒童每天液態奶攝入量不低於300g並適當增加。
每天應吃各種各樣的奶類產品,多吃經乳酸菌發酵和/或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的奶製品。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鈣,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並維持骨密度。適量攝入奶及及奶製品可以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奶經發酵形成酸奶的過程中,乳糖、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成分部分發生水解,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還可以減少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的發生,所以發酵乳更適合一些老年人或乳糖不耐人群食用。
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倡導要堅持純母乳喂養,由於嬰幼兒患有某些代謝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傳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無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進行母乳喂養或母乳喂養不足的嬰幼兒,可以使用與發育階段適合的嬰幼兒配方食品進行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6月齡內嬰兒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養。6-12月齡較大嬰兒可選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適當增加輔食作為營養補充。
1、喝牛奶應慢,小口飲用,量不宜過多。因為牛奶含有5%乳糖,在身體乳糖酶不足時,大量或是大口地喝牛奶,則乳糖不容易消耗吸收,易造成腹脹、腹瀉。建議小口喝牛奶,最好是等到口中的唾液與牛奶混勻了再吞咽。
2、喝牛奶不宜加糖。有的人喜歡甜食,在牛奶里加糖,殊不知這樣不利於人體對牛奶中鈣質的吸收,而且還將促使胃腸內細菌發酵產氣,引起腹脹。
3、不宜在空腹時喝牛奶,因為這樣一來,其中的蛋白質只能代替糖類(碳水化合物)轉變為熱量而被消耗掉,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建議肝病患者更適合在睡前飲用牛奶效果最佳,既能充分吸收利用牛奶的營養,還可以促進睡眠。
4、泌尿系統結石患者睡前2-3小時不宜喝牛奶。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就是尿中鈣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加。飲牛奶後2小時~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臟排出的高峰,若此時正處於睡眠狀態,尿液濃縮,水分減少,鈣通過腎臟排出較多,易形成結石。腎結石、尿路結石的患者如需要喝牛奶可在晚上臨睡前4小時或白天飲用。並且,不要選擇高鈣牛奶。
5、腹部手術後的患者不宜喝牛奶。腹部手術的患者,術後多有腸脹氣,牛奶中含有較多脂肪和酪蛋白,在胃腸內不易消化,發酵後可產生氣體,使腸脹氣加重,不利於腸蠕動功能的恢復。
6、消化道潰瘍患者不宜喝牛奶。牛奶雖可緩解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但因其能刺激胃腸粘膜分泌大量胃酸,會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