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初三學子,與爺爺奶奶共等春天的到來

2020-03-24     南陵縣廣播電視台

我們以筆為矛·抗擊疫情(二)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讓孩子們的這個寒假過得不同以往,每個人都置身其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不斷經歷、思考、成長。

作為學生的我們能做什麼?雖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樣與武漢人民一起戰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但可以用手中的筆,用熱騰的心,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為提高轄區學生防控意識,振奮精神,聲援「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日前,南陵縣籍山鎮望華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南陵縣惠民中學、籍山鎮中心小學開展「我們以筆為矛·抗擊疫情」主題徵文活動。以小視角見證大時代,以個體故事勾勒群體形象,展示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英勇畫面,讓「宅」在家裡的孩子們「人宅心不宅」,用心,用筆參與抗「疫」,向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2020年的春天以特別的方式開啟,註定了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天。

溫熱的跳動

2020年伊始,病毒肆虐,疫情蔓延,一場戰爭的號角在神州大地吹響。

人們在生與死的較量中,勇敢與病魔抗爭。疫情猶如一張灰色的大網,封鎖著張燈結彩的大道,封鎖著琳琅滿目的商店,封鎖著人們歡呼雀躍的內心。沒有了往年走親訪友的活動和喧雜熱鬧的酒席,人人在疫情當前,按捺住躁動的內心,居家保護自己靜等喜訊。

身為初三學子的我,因為父母平時工作繁忙,學校便成了我的新家,在這個大家庭中合作、競爭、請教成了家常便飯,燈影下奮戰的身影迴蕩在深夜裡。放寒假後再次回到農村的白牆綠瓦,想起與淳樸親切的村民洽談,與爺爺奶奶圍在火爐旁吃烤紅薯……熟悉又陌生、美好而又惆悵。

記起,我已許久未與爺爺奶奶一起享受時間的靜逝。家還是幾年前的模樣,只是添了些許可愛的生命,換了幾條看家犬、栽了幾棵香樟樹……我看著腳下的小道,感到有種神奇的力量從腳底直戳心房,全身放鬆,坦然地走著。看著遠處坐落在山腳的村落,仿佛一幢幢房子正朝著我笑,家家戶戶的家禽都在呼喚我。我知道,我到家了!在和鄰里問好的話語中,我進了院子,爺爺早站在了門口,臉上的笑容蕩漾著花蜜的甜,他看見我立刻迎了上來,在無意間我觸摸到他寬厚的手掌,手很暖很糙,歲月留下了一道道皺紋,唯獨沒抹去我的依賴和熟悉。我像是被針扎了下胸口,直愣在原地。進了屋,奶奶正在廚房裡燒飯,她只是笑呵呵地望著我,也許是煙太嗆了吧,她深邃的眼紅了起來。昏暗的光線下,她是那樣的美好與神聖,世間美好與她環環相扣。

飯燒好了,看著桌上豐富的佳肴,奶奶笑道:「這些都是你愛吃的,好久沒回來了,快嘗嘗!」我坐下,看著滿桌的菜不忍下筷,這不僅僅是菜,更是滿滿的愛與付出。

飯後,爺爺和我聊起了疫情最新動態,我們感嘆著最美逆行者們披著白衣大褂衝鋒一線。爺爺是村裡大隊隊長,他每天都挨家挨戶積極宣傳不要外出,在家好好過年聽從黨的號召。爺爺說:「中國是在萬千磨難中成長的,新的一年新的挑戰,戰『疫』的終點即將到來。」我看著眼前這位古稀老人,經歷了生活的磨練,但仍然熱愛生活積極向上。

「人望山,魚窺河。」萬物本性皆向上,這是本性和初心。他是平民更是英雄!我囑咐他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暢聊,我們互相關心,我們共等春天的到來…… 疫情期間教會了人們很多道理,要保護自然、要珍愛生命、不亂吃野味等。他更告訴我,人的初心和家人所需要的陪伴,常回家看看,就是一個電話、一條信息、一句問候……

再黑暗的夜晚,也會有璀璨的星河。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待黎明破曉之時,攜家人之手,相視一笑,看那人聲鼎沸,櫻花怒放。

作者:丁瑤

指導教師:何涌涌、葉雯

圖:何涌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eUcDHEBfwtFQPkdMk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