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創始人是誰,佛教又是如何誕生的?

2019-10-29     夢露居士讀國學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我國最為流行的宗教是佛教,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創始人是誰?佛教是如何誕生的?下面夢露居士為你介紹佛教誕生的一段故事。

佛教誕生於古代的印度,而古印度最流行的宗教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將人分為貴賤不同的四等,即四種姓,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教還崇拜很多神靈,重視祭祀,其宗教綱領為: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

婆羅門教是多神教而又帶著一神教的色彩,崇拜各種自然的神祗,盛行祭祀祈禱以招福禳災,而以梵(Brahma)為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梵從口生出婆羅門,從肩部生出剎帝利,從腹部生出吠舍,從足部生出首陀羅,以此定四姓的貴賤,這就成為種姓制度的根據。人應當服從梵天的意旨,因此應當信奉《吠陀經》,奉事婆羅門,嚴格遵守種姓制度。(趙朴初《佛教常識問答》)


婆羅門教維護森嚴的等級制度,因此遭到了底層人民的反對。當時的古印度出現了反對婆羅門教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分為很多教派,主張各不相同,但很多都反對等級制度,主張修行而不是祭祀。佛教也是沙門思潮的一種,因此後來很多僧侶都自稱沙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倡導「四姓平等」之說,受到了古印度百姓的歡迎和接受。

古印度有一個小國,叫做迦毗羅衛,在今天的尼泊爾境內。當時迦毗羅衛的王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悉達多王子有一天出宮遊玩,親眼見到了生、老、病、死四種痛苦。悉達多回到王宮悶悶不樂,認為人生充滿痛苦,希望找到解脫的辦法,並誕生了出家的念頭。


悉達多的父親凈飯王希望能打消他的這一念頭,於是給他提供了種種享樂。悉達多十六歲時,凈飯王為他娶了鄰國的公主為妻,生了一個兒子。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止悉達多追求解脫之道。一天夜裡,悉達多王子騎著白馬,偷偷地跑出王城,去探尋從痛苦中解脫的真理。

他先在山中跟隨著沙門思潮的某些修行者學習禪定,修習到一定程度,他發現禪定並不能解脫。然後他又向苦修者學習苦修,每日僅食一麻一麥,餓得瘦骨嶙峋,最後發現苦修也不能解脫。現在南傳佛教中有一種「餓佛像」,描繪的便是悉達多太子苦修時餓得十分削瘦的模樣。


於是悉達多結束了苦修,接受了一位牧羊女布施的乳糜(在中國的傳說中是臘八粥),並在一棵菩提樹下坐了下來。悉達多發誓說如果不能證悟真理,就不站起身。終於他見到天邊的一顆明星,突然戰勝了最後的煩惱魔障,證悟了真理,即「苦集滅道」四聖諦。此時悉達多也就成了佛陀。

於是佛陀四處遊歷,宣傳自己領悟的解脫之法。


他被稱為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人,又被稱為佛陀,即覺悟了的人。他所傳的教法,被稱為佛教。因此,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教徒稱為本師,即根本的老師。

不過,後來大乘佛教興起,認為世界上有無數的佛,在釋迦牟尼之前也有佛,比如燃燈古佛。根據《瑞應本起經》記載,釋迦牟尼前世曾是一位虔誠敬佛的信徒,當時他曾將一枝稀罕的五莖蓮花供奉給燃燈佛。燃燈佛預言他將在九十一劫之後的此賢劫時成佛,號釋迦牟尼佛。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TiOJ24BMH2_cNUg-U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