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決定,廣東的白切雞註定走不出廣東

2019-10-29     萌煮家常菜

沒有一隻雞能活著離開廣東。因為廣東人太喜歡吃雞了,什麼豉油雞,鹽焗雞,豬肚包雞,桑拿雞,吊燒雞等等等等,但是甭管有多少種吃法,最深得人心的,永遠是那平平淡淡不著一絲油脂的白切雞。用廣東人的話說,周周轉轉吃了一圈,最後發現還是白切雞最得人心,人生至味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可是,我們見過各地複製版的豉油雞、鹽焗雞,卻很少看過誰嘗試做白切雞。就算有人想嘗試著做一下廣東的白切雞,最後卻都以翻車收場。為何好吃的白切雞卻始終走不出廣東呢,老廣們給出的答案很淡然:誰讓實力不允許呢!




沒錯,白切雞在外地不受歡迎,真的是實力局限了它!首先,做白切雞的原料,不是哪個地方隨隨便便就能擁有的。廣東人起初也不知道,但是當廣東人離開了家鄉才知道的家鄉的雞的好:廣東的雞,贏在了起跑線上!

湛江獨有的走地雞,肉質細嫩,雞皮香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體型小,生長慢,繁殖率低,飼養時間長,因此肉質特佳,最適合「白切」,也只有白切,能夠盡顯雞肉本身的原汁原味。




做白切的方法更為精簡,水煮到似開非開的狀態時,從盆底會咕嘟咕嘟的冒出蝦眼大小的小泡,這個時候把整隻雞放到水裡浸熟,切記火候不能過大,也不能太小。火候的拿捏能夠讓雞肉的細滑體現的淋漓盡致。待雞皮出現富有光澤的薑黃色時,可以將其撈出。再用冰水沖洗雞皮,本已有些鬆軟的雞皮再涼水的洗禮下瞬間精神抖擻,緊繃到裂開一絲小縫。奶白色的雞肉瞬間露出來,看的人口水直流。





配白切雞的醬汁也是極為精簡,紅蔥頭醬油或沙蔥蘸料,既能襯托出雞味又不會喧賓奪主。雞有雞味,大概就是廣東人對它的最高評價了。



可是如此好吃的白切雞,到了外地很難被復原。首先是很難覓到廣東如此優良品種的本地雞了,再一個原因,是這白切雞切開後,骨頭處還帶著氤氳的血色,看的外地人腦闊疼,這難道不是沒熟嗎?其實還真不是,這帶著點血色才是白切雞的最佳狀態,若是把雞骨頭都煮成深褐色了,那這外面的雞肉早已經老掉了,口感和味道都會相差很多。

所以,這被廣東人看作人生至味的白切雞,註定無法走出廣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RwfGW4BMH2_cNUgFn9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