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民間,龍不僅僅只是備受尊崇,更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圖騰,代代相傳至今。
在這一天,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理髮的習俗,為了討個口彩,男女老少一般都會去「剃龍頭」,小朋友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的吉時,期望孩子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呢,也是辭舊迎新的意思。
二月二這一天,人們除了理髮,家家戶戶還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吃「龍食」,這龍食都要以龍為名,來沾一沾「龍氣」,像吃豬頭比作「吃龍頭」,春餅比作吃「吃龍鱗」,吃麵條比作「吃龍鬚」,吃餛飩比作「吃龍眼」,吃餃子比作「吃龍耳」等。
在我們江浙地區則有吃年糕的習俗,古時候每到春天,都是農忙的時節,插秧種地,好不忙活,家家戶戶的農民幾乎一天都要待在田裡,根本沒有時間回家做飯,更沒有什麼快餐、外賣可以叫,於是呢他們就會事先做好一塊糕放在腰間,餓了呢就拿出來啃一口,既方便又省時間。而且因為做農活,腰始終長時間的彎曲,腰肌勞損是常見病了,於是人們用年糕油煎食之,以求腰板硬朗,耐得勞作,故稱「撐腰糕」來寄託他們希望身體健康、農事順利的美好願望。
以往我們吃的撐腰糕都是甜的,油煎的年糕,這次換個吃法,在年糕中加入大蝦,簡單炒一炒,鮮美又好吃,年糕吸取了大蝦的鮮味,軟糯鮮美,而大蝦呢滑嫩入味,特別好吃,做法也特別簡單,一起來看看吧!
【材料】:明蝦300克,水磨年糕2條,料酒適量,鹽1小勺,生抽1勺,油適量,白芝麻1把,蔥花適量,老薑1小塊
【做法】:1、準備好材料後,先把2條年糕沖洗乾淨後切成薄片。
2、取一鍋,加入適量水煮開後把切好的年糕放入鍋中煮一下後撈出放入涼開水中。
3、買回來的明蝦去掉蝦頭和泥腸,在蝦背上剪上一刀,清洗乾淨。
4、鍋中倒入適量油,放入老薑煸出香味後把清洗乾淨的明蝦放入鍋中,翻炒後加入適量料酒去腥。
5、再加入1小勺鹽和1勺醬油炒勻。
6、加入適量水煮開後把煮好的年糕放入鍋中。
7、一起翻炒均勻,煮至入味後就可以熄火,關火前撒上白芝麻和香蔥就好了。
8、年糕吸取了大蝦的鮮味,軟糯鮮美,大蝦滑嫩入味,真太好吃了。
【小貼士】:
1、年糕先煮一下,再放入涼開水中可以使年糕吃起來更有嚼勁,而且不易糊鍋。
2、明蝦先把蝦槍和泥腸去掉,再用刀在蝦背上划上一刀,這樣蝦肉更易入味。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我是美食原創作者心在烏雲上2013,您的點贊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請多關注我,我們一起討論做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