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花七十年調查發現:孩子能否成功,跟幼年教育息息相關!

2020-11-16     群美育兒

原標題:德國專家花七十年調查發現:孩子能否成功,跟幼年教育息息相關!

引言:

教育,是當下中國家庭的核心問題。

培養出一個優秀成功的孩子,也是所有父母奮鬥的目標。

德國專家花七十年做實驗:孩子的成功跟幼年教育息息相關!

德國,將近三分之一諾獎得主的擁有國,也是在教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國家之一。

德國的科學家們曾經花費70年的時間來完成這樣一個實驗:觀察7萬名孩子的生活軌跡,對他們生活中的點滴進行記錄,定時上門重訪這些孩子

這項實驗獲得的數據被後人拿來進行各項試驗,足以說明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通過實驗數據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孩子的出身影響孩子的教育水平,也影響孩子的未來成功與否。

因為那些生長在貧困家庭之中的孩子,往往要比富人家庭的孩子晚一年受到教育,尤其是「精神教育」。

其實反推這個結論也能夠成立,因為只有在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逃出掙扎在溫飽線上的生活之後,人們才有餘力把目光轉移到教育之上。

自然的,那些提前並接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在未來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多,也能夠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而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孩子,多半仍然和他們的父母一樣,繼續再溫飽線上掙扎,同樣無暇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

因此,想要孩子在未來獲得成功,就必須注重他們的「幼年教育」,在合適年齡接受優秀教育的孩子的,未來獲得成功的機率會更大。

幼年教育該怎麼做?家長需要準備什麼?

中國式的幼年教育,多半是期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用無盡的補課班和練習冊填補孩子的童年時光,其實這並不是合適的啟蒙教育。

想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加獨立,在成功的道路上不走偏,家長們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給孩子更多的陪伴

只有從父母身上汲取到足夠的陪伴和安全感,孩子才會取得對於世界最基本的信任,而這,正是他們獨自面對世界邁開步伐的基礎。

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更多的鼓勵孩子

鼓勵孩子嘗試,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探索世界;

鼓勵孩子表達,幫助他們建立和世界的聯繫,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

鼓勵孩子「犯錯」,越挫越勇才是正確的努力方式,培養他們的信心,不要讓他們一遇到失敗就退縮。

幫助孩子從書中汲取知識和力量

書可以幫助孩子答疑解惑,可以幫助他們擴展知識面,幫助他們思考,提升自己,帶孩子一起閱讀,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多帶孩子見識世界

多帶孩子外出,見識山河湖海大自然,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對世界提起興趣,更加積極主動的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培養學習的興趣。

結語:

想要孩子成功,父母的愛與陪伴,優秀的幼年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做孩子最好的榜樣,和他們一起努力,讓孩子在你的關懷下健康成長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8WR1HUBxV5JH8q_FM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