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很多新手家長來說,照顧孩子真的很頭疼,新生兒身體脆弱又缺乏表達能力,在換季的時節,怕他們著涼多穿,容易出汗發熱;怕他們熱少穿,又容易著涼感冒。
孩子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該怎麼判斷他們的感覺呢?
孕媽臨產怕孩子著涼,準備大量衣物保暖,醫生卻說:計算適中溫度才能正確給娃穿衣
琳琳接近臨產期,臨產時間大概就是在下月底,現在已經是入冬的時候了。
雖然醫院內有 空調和暖氣,但是琳琳想著新生兒抵抗力弱,還是要多準備一些衣服的好,避免著涼了,婆婆卻覺得,空調和暖氣夠用了,也不能讓孩子熱著。
剛好醫生查房,琳琳就諮詢了孩子的保暖問題,醫生卻沒有肯定兩個人的想法,因為「新生兒的生理機制是發育不完全的,不止怕冷,還會怕熱。」所以單純的保暖和防熱,都是不對的,要根據嬰兒的體感來進行穿衣蓋被,避免讓孩子遭受冷熱侵襲。
如何判斷孩子的冷熱狀況?
觸摸孩子的後背判斷
在大人雙手溫度適中的情況下,寶寶熟睡後,家長可以通過觸碰孩子的後背來感知孩子的冷熱情況。
如果微有薄汗,說明孩子此時身體過熱,如果放任不管, 孩子可能會發熱,後背也會悟出痱子。
因此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用棉質毛巾輕輕擦去汗液,如果衣服已經被浸濕,要及時更換衣服。然後給孩子更換薄被,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要吵醒孩子。
如果背部乾爽,說明溫度適中,寶寶比較舒適,則無需擔心。
觸摸孩子的四肢,觀察孩子的面部
腳丫、手臂、面部冰冷,說明孩子正處於寒冷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調高空調溫度,為寶寶增添衣物,或者是幫寶寶蓋好被子等等,以此來提高寶寶的體溫。
如果寶寶面部潮紅,微微出汗,手心腳底有汗,這說明寶寶處於較熱的狀態,需要給寶寶降溫,減少衣物。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驟然更換寶寶所有的衣物,很容易使他們受涼,應該逐漸減少。日常狀態下寶寶出汗或是手腳些許冰涼是正常的,無需過於擔憂。
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穿衣蓋被?
關於蓋被
新生兒入睡之後1-2小時無需蓋被。因為神經系統發育的不完全,新生兒體內的熱量,只能通過出汗的方式釋放,無法形成合理的新陳代謝。
因此新生兒在入睡之後的1-2小時內,極其容易出汗,這個現象只有等他們神經系統不在興奮之後才能好轉。
至於對被子的選擇,一般是根據季節變化來確定,夏天薄被冬天厚被,但是也不能太厚,否則會壓迫到孩子。
關於穿衣
同樣的溫度下,因為更怕冷,嬰兒需要的衣物要比成年人多一層。
我們可以參照家庭中父親的穿衣標準,多加一層就是適合孩子的穿衣要求。
要注意,儘量選擇寬鬆透氣舒適的棉質衣物給寶寶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