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發紅包?」7月26日,在一個居民小區業委會交流群里,一份出自越城區白鷺金灘小區業委會的公示讓人羨慕不已。該公示顯示,該小區業委會決定第三次給1500多戶業主發紅包。「2017年發了約50萬元,去年約80萬元,今年還是80萬元左右。」該小區業委會主任張先生向記者證實道。
公示顯示,2015年,白鷺金灘小區業委會從物業公司處收回了全體業主的經營用房,2017年在首屆業委會的努力下成功為小區業主分紅。為回饋全體業主為建設小區付出的努力,第二屆業委會建議繼續提取一部分錢分紅給各位業主,餘下的收益用於小區的維護和應急項目。
記者注意到,這筆錢以補充物業費的形式分紅,即業主在交納2019年度物業費時,可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每月少交0.3元,這筆錢由業委會統一轉入小區物業公司帳戶。已交過今年物業費的業主,分紅將在明年的物業費中扣除。已預交好幾年的業主,可到物業公司領取現金支票或抵扣以後的物業費。
3年下來,業主到底得到了多少實惠?張先生給記者算了筆帳:如果一戶業主的建築面積為100平方米,那麼,這戶業主2017年少交物業費240元,去年和今年又少交360元。「三年下來可少交物業費960元。」他說。
據了解,分紅的錢主要來自該小區經營性用房的租金,「每年可收租金五六十萬元,此外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電梯廣告位出租。」張先生說,業委會每半年會公示小區公共收益,然後召集業主代表開「交流會」。「有業主提出,前兩年業委會都分紅了,今年能否繼續給業主發福利。」張先生說,現在小區用於公共設施維修、改造等方面花費不多,而經營性收入每年有好幾十萬元。根據該小區業委會出具的分紅公示顯示,目前小區尚有經營性收入約140萬元。 今年6月,業委會專門就分紅一事進行表決,獲得通過。「公示無異議的話,業委會就將與物業公司一起安排分紅事宜,並簽訂合同。」張先生說。
(原標題《這個小區業委會又發紅包了!80萬元,每位業主都能分享》,原作者陳乙炳。編輯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