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娶女嫁,這是自古就已經存在的鄉俗,也是大家約定俗成的事情。
婚後,女方搬到男方家裡,男方則挑起家庭的大梁,生育的子女無論男女都得隨男方的姓,這是傳統,但也是因為在舊時男女地位懸殊造成的。
當今社會,男女地位平等,女生們的工作機會也在大幅度增加,不少女人也在事業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比如董明珠、陶華碧等。
就算在普通人家,不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勞動分配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妻子事業做得如火如荼,丈夫出於種種考慮,最後退居二線,做起了家庭煮夫。
大男子主義的人譏諷這樣的家庭陰陽顛倒,但日子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下適婚人群中,獨生子女居多。生了兒子也就罷了,畢竟兒子結婚娶妻也還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即便管不了太多,但看著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是一種念想。
可生了女兒的人家,如果女兒嫁在家門前也就算了,畢竟與娘家來往也方便,可如果遠嫁,一年到頭可能也見不著兩三面,這對於撫養了她二十多年,且把所有念想都寄托在閨女身上的父母來說,實在是殘忍。
雖然我們說,父母的愛本來就是為了別離,但多數時候,對於全身心投入的父母來說,感情往往大於理智。
以前窮苦人家的男子,因為條件太差娶不到媳婦,會被姑娘家招為上門女婿,俗稱倒插門。
現在,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但做上門女婿的人仍然不少,但動機變了。
我的小學同學朱陽最近就在為她和男友的事煩心。
朱陽是我們閨蜜圈裡出手比較闊綽的一個人,酒肉朋友也是朋友,所以說起來她是我有數聯繫的幾個小學女生同學中,人緣最好的一個。
朱陽與我同歲,今年二十有八,馬上就是要奔三的人了。
我與王先生結婚已經三年有餘,朱陽還一個人飄著。
說起來她也談了有三四個男友了,但都走到談婚論嫁這一步就散了,這其中或許有她自身的原因,但她父母的阻力應該才是關鍵。
從朱陽闊綽的出手,就能猜到她的家境不錯。
朱陽的父母年輕時是市政的在編人員,後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浪潮下了海,自己做起了小生意。
說起來朱陽也算是上天對兩口子的恩賜。
朱陽的爸媽從30歲開始奮鬥,到40歲時已經小有薄產了,但唯一讓兩口子發愁的是,夫妻兩人結婚近20年,妻子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眼瞅著就要暮年了,恐怕是今生無望了。
兩人動了收養孩子的念頭,但就在朱陽的父親40歲這年,38歲的妻子肚子裡有了動靜。
雖然醫生一再告誡,大齡產婦實在危險,可能會有各種併發症發生,但朱陽的母親還是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
經過九個多月的小心翼翼,朱陽終於安全落地。
可想而知,往後朱陽的日子就像是含在嘴裡的糖,父母竭盡所能滿足她需要的一切。
朱陽28,父親也68了,將近古稀之年。
經過這麼些年的奮鬥和積累,朱陽的父母在當地和周邊地區甚至省城都開了連鎖超市,即便效益差些,一年到頭老兩口的凈收入也有百萬上下。
這在我們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算得上是大戶人家了。
朱陽的父母不反對她談戀愛,反而希望她快點結婚,那他們也能在有生之年抱上孫子。
但朱陽談了幾個男朋友,她父母都不太滿意。說起來他們對男方的要求不高,對學歷沒有什麼要求,對對方的家世也沒要求,至於身高相貌只要自己的閨女相中就行,但是有一點是硬性條件,那就是男方必須倒插門。
「上門女婿」這個條件,幾乎嚇退了所有人。
朱陽現任男友,跟她在一起將近兩年了,幾乎是所有她談過的男朋友里,相處時間最長的一個了。
女人在一起就喜歡八卦,聊起來就打趣她,怎麼跟這個男友處了這麼長時間。
朱陽幽幽地說:「他對我挺好的,幾乎百依百順,雖然我有些小脾氣,但他這個人都能忍。最主要的是,這一年多,我一直沒有提過入贅的事情。」
頓時明了。
朱陽的男朋友家境也不錯,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但父母都端著「鐵飯碗」,旱澇保收,小日子過得也美滋滋的。
想讓這樣人家的獨生子做上門女婿,我們都替朱陽捏了一把汗。
果然,兩人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又陷入了僵局。
就在不久前,兩家人約在一起正式見了面。
酒席上寒暄幾句,就開始聊兒女們的婚事。當朱陽的父親提出入贅這個條件時,對方的父母明顯有些惱羞成怒。
男方的父親說:「同在一個縣城住著,你朱家的大名我也早有耳聞。你家雖然家底厚實,但我家也不是窮的揭不開鍋,需要去你家鍋里舀飯吃。
男人有男人的尊嚴,如果讓我兒上你家倒插門,別人還不得戳我們夫妻倆的脊梁骨!
自古男娶女嫁,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憑什麼你認為我家會同意這麼無理的條件?」
朱陽父母的意思也很明了,他們就這麼一個女人,老來得女視若掌上明珠,而且老兩口年近古稀,有今天沒明天的,但家業總得需要人來繼承。
他們希望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繼承他們家業的都得姓朱。
他們不想辛苦了一輩子了,到頭來給別人做了嫁衣。
而且,他們也希望自己女兒不管是結婚前還是結婚後,都能生活在他們的眼皮子下,這樣他們才能安心。
雙方的這次會面,不歡而散。
回家後,雖然父母不說,朱陽也感覺到父母對自己這段感情的牴觸了,而且男友父母也放了話,如果朱陽願意嫁,他們按照當地的習俗準備彩禮,只高不低。
如果想要他們的兒子入贅朱家,那就像嫁女兒一樣給彩禮,只是這彩禮不低,他們開口就要了100萬。
100萬隻是朱陽父母一年的收入,對她家來說並不高。
但朱陽的父親認為,如果真的這樣做,這完全是把婚姻當作交易來做,毫無人情味。再說誰就能保證,兩個人結婚後就能相敬如賓地白頭偕老,如果今天入贅,明天就離婚,那麼他們朱家不是虧大發了?
況且,朱陽的父母一致認為,朱陽現在男友各方面條件都一般,根本不值得花100萬去「買」這份情緣。
雙方父母的兩次交鋒,均以失敗而告終。
而最難受的莫過於夾在中間的朱陽與男友。
這次朱陽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真心對自己好的人,所以儘管父母生氣,但也不願放手,而她的男友也為了入贅的事情而猶豫著,兩人一時之間雙雙陷入兩難。
雖然現在大家的觀念逐漸變得開明,多數人也願意打開心門接受新鮮事物,但有些觀念根深蒂固,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其實就事論事,拋卻男娶女嫁這種傳統的婚戀觀念,男女結婚後在誰家住,完全是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的。
有的農村男孩子娶了城裡的姑娘,自己本身又在城裡工作,且暫時又沒有能力在城裡買房,為了方便或者迫於現實,跟岳父母同住在一個屋檐下。
這時候,男孩子一般心裡就沒有什麼壓力,男方的父母也只會想,自己的兒子娶了個好姑娘,岳父母可以幫上自家兒子的大忙,心裡想的絕不是兒子的尊嚴,而是很現實的經濟帳。
入贅也同樣是結婚後男方住到女方家,這在實際行動中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至於孩子的姓氏問題,也不算是太大的難題。
現在不少願意生二胎的夫妻,都願意讓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這既是對妻子的一種尊重,也是夫妻感情最好的見證。
其實最理想的婚姻,不是你娶,也不是我嫁,而是開啟第三種婚姻,即獨立於任何一方父母的婚姻。
子女的婚姻既不依存於男方的父母,也不依存於女方的父母,結婚後,男女雙方將自己組織的新家庭獨立於兩者之間。
對雙方的父母一視同仁,絕不搞雙重標準,如果生了二胎,那麼孩子分別隨父母姓,如果是獨生子女,那麼可以將父母的姓氏拼在一起,為孩子起一個「複姓」的名字。
現在不少孩子的名字是四個字,而其中兩個分別就是父母的姓氏。
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從問題的根源上著手,解決起來一定事半功倍。
文/愚慧,圖/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