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智能用戶運營】系列第 6 篇
在前文《用戶分層模型》中,我們將用戶進行分層,並建立相應的數據指標體系,之後我們就要根據這些數據指標體系,有針對性的運營用戶,最大限度的延長用戶生命周期,提高用戶忠誠度,和用戶「互動」的同時更要「觸動」。
用戶忠誠度
產品探索期,一般來說投放費用都十分有限。結合產品定位通過渠道投放等方式獲取到目標用戶群後,在隨時可能改變產品定位的探索階段,如何將這些客戶留在產品中和產品部門一起共同打磨產品,並培養為忠誠用戶,成為這個階段的用戶運營以及用戶分層的重點。
簡單舉個子,在產品早期探索階段,我們以註冊用戶規模以及活躍用戶規模作為業務目標,採取AIPL模型「認知-興趣-購買-忠誠」作為用戶的分級依據之一。這個模型對應的也是用戶的成長路徑,每個用戶都是從最初的認知開始,慢慢變成購買或者忠誠用戶。所以產品方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用戶不斷往更上一層發展。如果變換成相關業務指標,即最後一次登錄、登錄頻率、使用時長。
AIPL模型
所以,基於用戶忠誠度的養成計劃,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階段的用戶訴求,設計更合理的內容。例如針對認知型用戶,可以進行種草推薦,激發他們的興趣;對於興趣型用戶,需要了解他們未行動的原因,解決轉化阻礙;對於購買型用戶,需要喚醒需求刺激更多下單;而對於忠誠型的用戶,則可以進行更多體驗細節的優化,讓他們更加簡單、便捷地完成購買。
用戶生命周期
而當進入產品成熟期,盈利需求被提到更高的優先級。不僅僅是過往對於重要價值用戶的運營,我們也希望進行更加精細的劃分,將更多的用戶轉化成為重要價值用戶。我們會發現有處於不同生命階段的用戶,此時建議大家通過用戶價值、用戶行為等多個維度共同對用戶進行分層。
用戶生命旅程
結合ARGO成長模型以及我們的業務,基於用戶行為,我們可以將用戶劃分為獲客轉化(Acquisition)、活客粘客(Retention)、創造價值(Growth)的3個階段。
通過渠道投放、推廣活動,我們開始不斷獲取新用戶,並通過對影響用戶轉化的關鍵用戶行為進行歸因分析和洞察,確定用戶關鍵的轉化路徑,從而判定用戶是否為新用戶,是否引導用戶發現產品價值。
之後,通過各種交互或觸達手段,引導用戶形成使用習慣,成為活躍用戶。在後續的運營工作中,通過日常的用戶互動,提供給用戶最佳的用戶體驗,促進用戶留存、活躍、忠誠。並通過各類具體運營活動和觸點,引導用戶實現最終的產品價值交換,如購買產品或者服務。